第二十九章 誰知快意舉世無 第四節(第3/9頁)

設伏的地點如此之近,固然是受地形限制迫不得已,但如果能不被遼人發覺,絕對會讓遼人大吃一驚。遼人在一天前,說不定已經派出攔子馬偵察過此地,突然間天降奇兵,若是心理意志稍差一點的將領,會被嚇得魂飛魄散吧。

但是,紙上談兵的時候並不覺得,真到了實際行動之時,劉延慶才發覺,要想瞞過敵人,有多麽困難。就算是姚兕與拱聖軍也未必做得到。一支七千人的軍隊,其中還有武騎軍這樣的河朔禁軍,要完成布陣而不發生推擠、聲響,幾乎是不可能的。這麽多人馬,操練再好的部隊,在一個完全陌生的地方,總會有人站錯位置,出現小小的混亂。尤其是馬軍,戰馬再馴練得好,終究也只是畜生,有許多意外的因素,會讓戰馬驚慌。

而慕容謙卻做到了。盡管這中間肯定有一些運氣。劉延慶不知道慕容謙是否考慮過如果被遼人發覺該如何辦?至少目前這種可能性暫時是不存在了。

東邊十六裏外的劉法也有意配合他們的行動,遠在十六裏之外,劉延慶仍然能隱約聽到戰鼓擂動的聲音。

這是宋軍在與遼軍交戰!

不必親見,劉延慶閉上眼睛便能想象那種矢如雨下、血肉橫飛的場景。

為了不讓遼人生疑,劉法一定會真刀真槍的與遼人血戰一場,不知道又會有多少人會因此喪命。劉延慶倒不是同情這些士兵,只是他突然間有一種物傷同類的感覺。那些士兵只是他與劉法的棋子,而站在這廣袤平原之上,身處慕容謙的軍陣之中,劉延慶從未如此鮮明的感覺到自己也很像是一枚棋子。

而對於大多數的宋軍來說,東邊隱約傳來的戰鼓之聲,還有那滾滾而起的灰塵,初時尚能讓人感覺安慰,甚至有一種接近戰場的興奮,但很快,它便成為一種侵蝕人們耐心的東西。

一刻鐘……兩刻鐘……半個時辰……一個時辰……這兒沒有沙漏,沒有座鐘,時間只是在無聲無息的流逝。劉法與任剛中仿佛與遼軍戰上了癮,遲遲不見敗退,這幾乎讓人懷疑他們是不是意外的打了個勝仗!

只是這樣的可能性實在太小了,小得可以忽略不計。

更多的人擔心劉法與任剛中是被遼軍纏住了,他們已經被徹底的困住……不過劉延慶知道,這其實也幾乎是不可能的。劉法與任剛中不是那種無能之輩!

一直等到太陽高高升起,估摸著已經過了巳正時分,劉延慶方看見一條塵龍朝著西邊奔來。

“來了!”他不由得在心裏歡呼了一聲,挺直了身子。他的周圍,慕容謙的參軍裨將們,也紛紛打起了精神,有性急的人,已經在撫弄著坐騎的皮毛,只待一聲令下,便要躍身上馬。

先前的等待花了很長的時間,但一旦看到敗兵,便仿佛沙漏被人弄了個大口子——剛剛才看到敗兵撤退時卷起的灰塵,感覺上才眨了一下眼睛,馬上便可以清晰看見正倉皇西逃的敗兵。大約有超過五六百騎的宋軍,戰旗東倒西歪,慌不擇路的朝著他們這邊逃來。緊接著,便看見緊緊跟在他們身後,不斷呼嘯放箭,窮追不舍的遼軍。

如果是演戲的話,任剛中的戲演得真是不錯。可惜,哪怕是劉延慶也看得出來,這已是半真半假的敗逃,逃跑的宋軍沒能甩開遼軍太遠,落在後面的宋軍不斷的被追趕的遼軍射中落馬,然後便有無數的戰馬從他們的身上踏過……慌亂之中,還有一些宋軍將手中的旗幟都丟了。

劉延慶只能猜測,多半是遼軍出乎意料的強大,讓任剛中的假敗退,變成了真潰敗!

眼見著任剛中敗得如此狼狽,不斷有宋軍跌落馬下,被遼軍鐵騎踏成肉泥,劉延慶心裏頭也似打鼓一般,此時此刻,他心中反而並無半點不忍之意,只是一心盼望著任剛中不要壞了大事。

好在任剛中並沒有忘記他的使命。他的身邊,幾名摯旗始終還扛著劉法的將旗,筆直的朝著陳家莊沖來,而在他的身後,吸引了數以千計的遼軍。遼軍看起來打定主意要全殲這支宋軍,他們分成三隊,一路在身後窮追,另外兩路從兩旁疾馳,想要包夾敗逃的宋軍。

這讓劉延慶放下一半的心來——這樣的騎兵追逐,在草原之上,乃是司空見慣之事。他曾聽人說過,塞外的戰爭,一旦一方失敗,勝利者便會窮追不舍,追逐數百裏甚至上千裏,都是家常便飯。遼軍習慣於通過這樣的方法,將戰敗的敵人斬盡殺絕。如果是長途的追殺,戰敗者絕大多數都會落個全軍覆沒的下場,但此刻不過區區十幾裏而已!

這只是很短的一段路,在騎兵的全速逃跑與追逐之中,就更加的近了。

轉眼之間,劉延慶便感覺任剛中幾乎沖到了自己的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