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與昔一何殊勇怯 第七節

接下來的兩天,安平的滹沱河兩岸,再無戰事。但在南岸的雲翼軍與龍衛軍中,卻全是一片緊張而忙碌的氣氛。即使是種師中,心裏面也是知道雲翼軍的戰鬥力的,因此並不敢掉以輕心。而對於這兩支宋軍來說,最大的問題莫過於船只。盡管事先有所準備,但他們到底不可能將船只從冀州扛到安平來,但深州卻已是殘破不堪,深州之戰時,遼軍甚至將附近的樹木都砍得差不多了。兩軍都得去束鹿一帶征船,滹沱河畔,原也有一些漁村,若能找到現成的小船,順流而下,對岸的遼軍,也沒什麽辦法阻攔。

這兩日間,劉延慶無事可做,便也跟著田宗鎧、仁多觀明一道,在深州四處閑逛。仁多觀明有個親兵,叫劉審之,是他父親守義公仁多保忠送給他的,就是深州人氏,此時便做了三人的向導。但這個時候的深州,其實真是沒什麽好逛,到處都是浩劫之後的慘況,讓人不忍目睹。但令劉延慶驚奇的是,他原本以為深州會變成渺無人煙,可是,戰爭還沒有結束,竟然已經有一些百姓重返家園。

這些百姓大抵都是當初冀州、永靜軍一帶有親戚的,逃難到了那一帶之後,便不再南逃,待到宋軍收復深州,他們便迫不及待的回來了,趕著在自家地上,種上小麥。這樣的韌性,令人動容。還有一些人,則是附近冀州等地的富戶雇來的傭工,這些人,也已經開始迫不及待的來搶占無主之地。

但不管怎麽說,這片土地,以令人驚訝的速度,在重現生機。

這些重返家園的百姓的生活,都是很困苦的。宋廷可能會最後免掉當地幾年的賦稅,但是幾乎不可能給予更多的幫助。在這方面,不管是新黨、舊黨還是石黨得勢,他們都是同樣吝嗇的。不過,對於這些百姓來說,只要官府不來添亂,這種程度的困難,他們仍能頑強的活過來,甚而在幾年之後,又會有點小康的模樣。

所以,說起來劉延慶會覺得唐康的確是個好官。他聽到田宗鎧說起這事後,竟然讓田宗鎧與仁多觀明去給他們見著的這些百姓送些糧食。此時王厚的中軍行營就設在武強縣,不過王厚肯定是不會多管閑事的。傳聞中石越去了東光,大概也沒有空來理這些小事。而本來這也不關唐康什麽事,但他卻還是管了這樁閑事。所以,就算這一天,田宗鎧一路上都沒口子的說唐康的好話,劉延慶也覺得理所應當。盡管他心裏面還是很害怕唐康。

不過要送完給十戶人家的大米,卻也不是很輕松的活計。對劉延慶來說,雖然知道是善事,但別人做他自是不吝贊美之辭,輪到自己的話,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過既然被田宗鎧拉上,他卻也無法拒絕,更讓他心裏暗暗叫苦的是,他本想讓屬下幫著扛糧食,卻被田宗鎧一口拒絕,他們三個人,就由劉審之領著,找雲翼軍借了幾頭騾子,馱了整整兩千斤的大米,到處去送糧食。天可憐見,這十戶人家,絕對是住得七零八散,天各一方。

虧得田宗鎧與仁多觀明,一個是侯府世子,一個是公府的公子,做起這種事來,還興致勃勃。劉延慶卻真是一路暗暗叫苦,田宗鎧的心思是反正是軍糧,唐康又沒說給多少,自然不用客氣,越多越好。可是有了這些騾子和大米,他們的速度未免便變得有若龜行。奔波了整整一個上午,劉延慶已餓得肚子前背貼後背,居然才送完一半。他去看仁多觀明,也是有些禁受不住,只是咬牙不說話。惟有田宗鎧健壯如牛,居然在馬上高興的唱著曲子詞。

好不容易,劉延慶遠遠望見一座小廟,真是如見著救星一般,趕緊說道:“兩位兄弟,走得半日,且去那邊小廟中稍歇片刻,吃點幹糧如何?”

仁多觀明張張嘴,沒說話,那個劉審之卻是十分識趣,在旁說道:“致果將軍說得不錯,依小的看,不到黃昏怕是送不完了。若不吃點東西,一來難耐,二來去那些個百姓家,家徒四壁的,讓他們招待,不好意思。”

田宗鎧聽他這麽一說,亦覺有理,方才點頭笑著答應:“還是你想得周全。”

當下四人縱馬改道,到了廟前,才發現是一座廢棄的關公廟。大宋真宗皇帝,曾經下詔天下崇祀關公,至紹聖之時,天下關公廟也已十分常見。四人下得馬來,劉延慶正想著要吃幹糧充饑了,誰知那劉審之變戲法似的,竟然弄出兩條羊腿來,還有幾壇果酒,真是讓眾人又驚又喜。當下劉審之便在廟前生起來火來,服侍著三人一面喝酒一面吃烤羊腿。

吃得半飽,劉延慶不由頗為羨慕的對仁多觀明笑道:“全托仁多兄弟的福,這般懂事的親兵,不曉得兄弟從哪裏尋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