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南京!南京!(1937年11月~12月) 光華門決死

1937年12月8日,南京外郊已現如血般的旭日旗了。

在蘇州的日本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下令向南京城內空投勸降書,要求中國軍隊在12月10日午前投降:

百萬日本軍已席卷江南,南京處於包圍中。由戰局大勢觀之,今後交戰有百害而無一利。惟江寧之地,乃中部古城、民國首都,明孝陵、中山陵等古跡名勝猬集,頗具東亞文化精髓之感。日本軍對負隅頑抗的人格殺勿論,然對無辜民眾及無敵意之中國軍隊則以寬大處之,不加侵害。至於東亞文化,尤存保護之熱心。貴軍苟欲繼續抵抗,南京將焚於戰火,千年文化將毀於一旦,十年苦心經營將化為烏有……

唐生智用炮聲作了回復。他命令全體將士嚴守陣地,有臨陣後退者就地槍決。按媒體的說法,唐生智獲得了“首都瘋子”的綽號。

日本上海派遣軍司令部在這天秘密前進到南京城外23公裏的湯山。

新任軍司令官朝香宮鳩彥親王是個瘸子(留學法國時出過一次車禍)。他是12月6日才到中國的,先到上海,然後趕到前線。說實在的,此人沒什麽軍事才能,但因為是皇族,所以也就官運亨通,除了當過近衛師團長外,還做過軍事參議官。東京的軍部不滿意松井石根在上海的表現,雖然把他升為方面軍司令官,但手裏卻沒什麽實權了。松井卸任上海派遣軍司令官後,留下的位子有很多人適合,為什麽非得派朝香宮來?其實這是昭和天皇的意思:攻占中國首都,不出現日本皇室成員的身影怎麽行?

朝香宮鳩彥在飯沼守、長勇等人的簇擁下,開始看南京周邊的地圖。就是在這時候,紫金山東麓老虎洞(該山第三峰)陣地最先受到日軍第16師團的進攻。

紫金山在南京東北,最高448米,占地31平方公裏。紫金山燒,南京陷。這是老話。

守衛紫金山的,是衛戍部隊中建制相對完整的教導總隊。退回南京後,隊長桂永清把總隊的3個團擴充到3個旅(每旅3個團),但由於每個旅有一個團去江西、湖南征接新兵,所以南京戰時教導總隊實際上只有6個團,並不到傳說中的3萬人。

在布防上,參謀長邱清泉(黃埔軍校2期,浙江永嘉人)和主任參謀廖耀湘(黃埔軍校6期,湖南邵陽人)把馬威龍(黃埔軍校4期,廣西龍州人)第3旅(轄睢友蘭第4團、馬威龍兼第5團)放在紫金山老虎洞、第二峰,到山下岔路口一線;周振強(黃埔軍校1期,浙江諸暨人)第1旅(秦士銓第1團、謝承瑞第2團)放在工兵學校以左、孝陵衛、西山、中山門一線;胡啟儒第2旅(李西開第3團,劉子淑第6團),放在陵園新村、中山陵西側、靈谷寺至老虎洞南側一線,直屬的特務營、軍士營、工兵營、通信營、輸送營為預備隊,放在太平門。總隊指揮部設在了南京市內太平門東側的富貴山地下室。

話說占領湯山後,中島今朝吾分兵:助川聯隊、野田聯隊的一個大隊繞過龍潭向下關江邊迂回包抄,片桐聯隊、大野聯隊、野田聯隊的另兩個大隊,進攻南京中山門紫金山。欲取紫金山第一峰,俯控南京城,必得由第三峰老虎洞而上。

守衛老虎洞的是教導總隊第3旅第5團羅雨豐營。老虎洞陣地碉堡突立,戰壕縱橫,營長羅雨豐利用熟悉的地形,率部用輕重機槍加手榴彈,多次打退來犯之敵。日軍丟下一片屍體後退了回去。過了很長時間,仍不見日軍動靜,納悶兒之際,有士兵發現遠處半空中升起兩只超大的氣球,每個氣球的觀測架上有一名日軍。

日軍部隊裏有個特別組織,叫觀測班,成員一般有五六個人,任務就是偵察自己與敵人間的距離,還有敵人的兵力、裝備,給身後的野戰重炮兵提供數據。由於觀測班講求專業技術,所以這裏面的日軍基本上都是大學畢業。從上海戰場開始,日本人就喜歡搞這玩意兒,所以中國這邊的士兵一見到日軍的氣球,就恨得牙根兒癢。但由於氣球風動不定,不容易鎖住目標射擊,所以更多的時候只能看著它跟那飄來飄去。

老虎洞的機槍碉堡不少,但卻存在著一個弱點:隱蔽性不夠,幾乎所有碉堡都修在山峰頂部和山體的棱線部分,工事之間缺乏縱深,側射和斜射工事很少。而上海戰的經驗告訴我們:在布防時,橫下來廣拉防線,遠不如豎下裏設置縱深來得有利,衛戍司令部參謀程奎朗(貴州貴定人,中央軍校8期)在隨唐生智視察南京防務時,曾發現過這個問題,但提出疑問後沒受到重視(這一年程剛畢業,只有24歲)。

沒過多長時間,日軍的野戰重炮便鎖定目標,集中火力猛擊老虎洞陣地的碉堡、觀察哨,整個山峰硝煙彌漫,炮彈呼嘯聲此起彼伏,老虎洞樹枝被點著,紫金山開始燃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