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南京!南京!(1937年11月~12月) 光華門決死(第2/6頁)

教導總隊死守不退。

打到9日午後,風向突然變了,日軍趁機發射燃燒彈,此時羅雨豐營所剩彈藥無幾,機槍的子彈全打完了,羅營長左肩受傷。面對日軍的進攻,羅營長命令官兵將步槍和手槍子彈全部打光,所剩手榴彈全部投出去,又一片日軍倒下。

日軍似乎也戰紅了眼,雖然一批批倒下去,但並沒停止沖鋒。毫無疑問,這是第16師團在通往南京之路上遇到的最激烈的戰鬥。

打到最後,羅營長用已經嘶啞的嗓子大喊:弟兄們,上刺刀啊!

羅營長拿起一支上了刺刀的步槍,第一個跳出戰壕。

12月9日午後的老虎洞陣地一片寂靜,羅雨豐營長和其下全體官兵至此壯烈殉國。

老虎洞陷落後,第16師團開始進攻紫金山第二峰。

相對於老虎洞,第二峰更易防守。馬威龍指揮教導總隊第3旅居高臨下,日軍幾次沖擊均不得手。盡管教導總隊傷亡慘重,但仍死死控制著第二峰。暮色降臨後,日軍的攻擊減弱了。趁此機會,輜重軍校將陣地上所有的彈藥發至各排,準備轉天更激烈的戰鬥。此時,紫金山一線全面接火,在孝陵衛,教導總隊第1旅參謀長萬全策(廣東西江講武堂,廣西蒼梧人)少將殉國。

打第二峰時,中島今朝吾把大野聯隊放在左面,片桐聯隊放在中央,野田聯隊(欠一個大隊)放在右面。在教導總隊第3旅的阻擊下,日軍左右兩翼的進攻雖然艱難,但卻在一點點推進,唯獨中央的片桐聯隊出了問題。

片桐護郎(日本陸軍士官學校20期,京都人)的第9聯隊(第1、第3大隊,第2大隊為師團預備隊)被擺在中央,主攻南坡,但這裏樹木稀少,遮蔽物不多,第3大隊傷亡不小,第1機關槍中隊長田代瀧藏少佐被斃殺。於是片桐叫該大隊向另一翼的第1大隊靠近,等於把南坡給空出來了,這個舉動被到前線督戰的師團長中島認為是“避難就易”,叫片桐全力攻打第二峰。片桐說,第3大隊往第1大隊那裏靠,可以集中優勢兵力,而且他已經叫軍旗護衛中隊去攻打中山陵了,現在手裏的預備隊只有一個小隊,拿不出兵力再投到南坡了。就這樣,兩個人在陣前戧戧起來。

處於二人之間的旅團長草場辰巳(日本陸軍士官學校20期,滋賀縣人)偏向片桐,因為他是第9聯隊出身,也跟中島吵了起來。但中島不聽那個,親自下令,把作為草場旅團預備隊的大野聯隊第2大隊補到了南坡。片桐的變陣和中島的暴躁也說明第二峰的教導總隊抵抗之激烈。

三天來,紫金山陷入決死的燃燒中。

城外陷入激戰時,南京衛戍司令部設在百子亭的唐生智寓所也遭到日機轟炸,唐生智和他的幕僚辦公不輟。幕僚們工作之余談論得最多的,是各自並不漫長的人生經歷。很多人說著說著,就把那些話當成是自己對這個世界最後的告白了。因為他們都知道:此時的南京是何樣的南京。

一名參謀對同事說:

假如你幸而還活著,可不要忘記我,請把我死的消息告訴我的家人和友人;反之,我也會和你一樣,負起同樣的責任。

每一天,只有日落後,日機才會心滿意足地飛走。這時候,司令部的人員才走到街上,點著根煙,望著冬日清冷的黃昏,愣一會兒神。

這天晚上11點多,參謀們正處理軍情,房子猛地震了一下,玻璃立即粉碎,門窗都倒了下來,後來知道是一枚日軍的榴散彈在旁邊爆炸,就在參謀們還沒反應過來時,日機又在玄武湖附近投下炸彈。一般來說,日機只在白天空襲,而這一次選在了晚上,顯然司令部的大致位置被日本人發現了。

但由於日機對唐生智寓所的具體位置還摸不準,所以在四周胡亂轟炸。幾乎同一時間,教導總隊輜重營設在南京第一公園的總部也遭到日機有針對性的轟炸!

直到現在,我們也很難知道日軍是如何獲得的情報。估算起來,只有一個可能:南京城裏仍有日方的間諜,通過秘密電台把消息發給了城外的日軍。

在日機的轟炸中,唐生智不為所動:日本人的幾顆炸彈嚇不走我。

唐堅持和羅卓英、劉興兩個副司令留下來,就這樣,司令部的其他人員遷到了位於中山北路的鐵道部地下室。

此時,由於日軍已突破外圍陣地,參謀處長廖肯和作戰科長譚道平連夜擬訂了城郭防禦計劃:

俞濟時第74軍所屬王耀武第51師、馮聖法第58師守牛首山一帶據點至河定橋一線(後退至南京城防陣地,王耀武部周志道第151旅駐守水西門外,李天霞第153旅駐守城墻一線;馮聖法的第58師為預備隊)。

桂永清教導總隊主力仍守紫金山各陣地,一部守光華門、中山門、太平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