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南京!南京!(1937年11月~12月) 光華門決死(第3/6頁)

孫元良第88師守雨花台、中華門;

徐源泉第2軍團12月8日在下關登陸後守烏龍山一線;

王敬久第87師(沈發藻)放在第88師和教導總隊之間,守河定橋至工兵學校一線(後一部移駐光華門);

蕭山令的憲兵團和警察部隊在清涼山、草場門一線警戒;

葉肇第66軍從句容撤下來後,進南京休整;

鄧龍光第83軍12月8日從鎮江撤回南京後,所轄第154師守水西門,第156師開進光華門內,一邊休整,一邊構建街頭堡壘,作巷戰之用。

宋希濂第36師仍守挹江門、下關一線,作為總預備隊。

此時,又有從鎮江、江陰撤到南京的第112師一部(師長霍守義)和第103師殘部,後者由副師長戴之奇(黃埔軍校潮州軍分校2期,貴州興義人)統領,歸桂永清節制。

這裏只說第83軍,這個部隊沒參加淞滬戰,從廣東出發後,抵達蘇州時,上海已經陷落,於是奉命向江陰開進,中途又接令歸第19集團軍司令薛嶽節制,並領到去無錫“占領唐橋頭陣地”的命令。占領陣地後,軍長鄧龍光打電話向薛嶽報告,沒想到薛嶽聽後第一句話是:鄧龍光!我槍斃你!

鄧龍光一頭霧水。

薛嶽說:誰叫你占領唐橋頭?我要你占領的是唐頭橋!一字之差,兩個地名,先是薛嶽手下的參謀錯發命令,後是第83軍錯入陣地,無錫很快陷落。

此時的南京,馬路上除了布防的軍隊外,就是一些從外地逃來的難民,而本市市民們幾乎都躲在家裏,在前途未蔔中熬著一分一秒。

時間能過得再快些麽?!

在紫金山打起來後的轉天,1937年12月9日淩晨,南京光華門外突然發現敵情!

當時,在城頭上巡視的教導總隊校官在望遠鏡裏看到一隊士兵,他們正在光華門外大校機場的一堵墻下休息,抱著步槍,顯得非常疲倦。

望遠鏡裏的景象一掃而過,這名校官下意識地以為是友軍。但瞬間,他感到不對勁兒,因為他剛才清楚地看到:那隊士兵的軍服是土黃色的,紅領章更是刺目。

日本兵!

他不由大喊一聲。

陷落淳化鎮後,日軍第9師團長吉住良輔跟他的參謀長中川廣(日本陸軍士官學校22期,兵庫縣人)一商量,在上海戰中他們金澤第9師團傷亡慘重,戰死人數居各師團之首,怎麽叫這種傷亡“有最大價值”?得出結論:第9師團必須第一個占領南京,給其他師團瞧瞧。

吉住要他的幾個聯隊長拿出最快的速度打到南京城下。他手下的這幾個聯隊長,伊佐一男(第7聯隊)和人見秀三(第19聯隊)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23期的同學;富士井末吉(第35聯隊)和脅坂次郎(第36聯隊)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19期的同學。他們也在暗自較勁。

結果是,伊佐聯隊打到了工兵學校,富士井聯隊打到了中山門東南的陸軍兵營,人見聯隊也開始望見武定門了,而跑得最遠的是脅坂聯隊。他的2000多人,在10多輛坦克的掩護下,趁中國軍隊換防的間隙(王敬久部換王耀武部),沖過七橋甕、中和橋,一下子沖到了南京城下的光華門外,在12月9日淩晨朦朧的月色中看到了黑壓壓的南京城墻,於是鬼子們狂呼“萬歲”。

日本人,終於看到了南京的模樣。

這其中還有個笑話,也是在9日淩晨,人見聯隊的突擊隊摸到南京郊區的上方門時,由於沒有月光,日軍以為前面矮矮的土堤就是傳說中的南京城墻,於是興奮地向聯隊長報告:咱聯隊第一個攻到南京城下啦!搞得11月底才由上海派遣軍高級副官升為聯隊長的人見秀三一陣竊喜,仿佛中了彩票。但沒多長時間,又來人向他報告,說:對不起大佐閣下,我們弄錯了,前面不是南京……

氣得人見秀三大發雷霆:這不拿我耍麽?

人見秀三做夢都想他的聯隊第一個登上南京城,於是下令“猛進”,但遭到王耀武第51師的阻擊,把這個聯隊死死地擋在了武定門外,天亮後,雖然能遠遠望見南京武定門,但就是打不過去。人見秀三拼了老命跑到第一線指揮,結果他的隨身副官白川壽和代理第3大隊長藤井伊之助雙雙被擊斃,而他自己也差點送命,最後只能看著脅坂次郎的第36聯隊摸到南京城下。

脅坂聯隊很快占領了光華門外大校機場旁的通光營房。

按計劃,光華門和門外陣地本應由第87師補防(接替王耀武第51師),但該師12月7日才由鎮江撤到南京外郊,這時候還沒趕過來,所以光華門暫時由教導總隊第1旅第2團謝承瑞(中央軍校高等教育班,江西南康人)上校率軍代守。

跟稅警總團的將校一樣,教導總隊的軍官很多都是留過洋的:總隊長桂永清和參謀長邱清泉是留德的,主任參謀廖耀湘和團長謝承瑞是留法的,營一級的工兵營長鈕先銘(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江西九江人)是留日的,士兵們每月拿的薪水也比一般士兵多兩塊銀元,進口的捷克步槍他們部隊也是第一個用,每個營都有戰車防禦炮,這對其他部隊來說是不敢想的。而且,總隊長桂永清雖然是個胖子,但卻素重儀表,能進教導總隊的士兵,得比其他部隊的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