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南京!南京!(1937年11月~12月) 日落中華門(第4/5頁)

天黑後,南京城墻上亮起流動的探照燈。

打了兩顆煙幕彈後,日本人的敢死隊發起進攻。

第一個站起身的是隊長瀨戶本,這小子抽出軍刀,壓低了嗓音狂嚎了一聲,第一個翻出窗戶,沖上木橋。後面跟著上等兵八田隆幸等人,以及包括平石小隊長在內的工兵4人,他們帶著炸藥。

但就在距對岸還有五六米時,出事了。瀨戶本舉著戰刀第一個栽進河裏。怎麽呢?因為木橋到這裏就斷了。

緊跟在後面的八田還算反應快,來了個急刹車,站在斷橋前,後面的日軍也停住了。

瀨戶本這下知道河水有多深了,一米多深,正到他脖子那。幸好還有幾米遠,橋上的隊員跳下河,拼命往對岸遊。平石等幾個工兵,一邊托著炸藥包,一邊也掙紮著上了岸。

城上守軍發現日軍突擊後,立即組織火力,由於日軍很快就摸到城根兒,射擊已經沒有角度了,主要是往城下丟手榴彈,日軍死傷不少。

工兵小隊長平石帶人在坍塌的那處城墻下安放炸藥,由於過度緊張,點炸藥的第一個工兵竟然沒點著,伏在地上的日軍等了半天,不見動靜。第二次,平石親自去引爆,這下炸藥響了。隨著一聲巨響,耀眼的白光一閃,原來已經坍塌的城墻,又往下降了一米多。

爆炸聲一響,第二波日軍就帶著事先造好的梯子跳進護城河,向這邊遊來。這波日軍都是工兵。他們不僅帶了木梯,還帶了繩梯。上岸後,日軍豎起梯子就開始往上爬。

由於日本人的梯子沒那麽高,很多是兩架甚至三架綁在一起的,所以不太結實,不少日軍爬著爬著就掉了下去,沒掉下去的又有不少喪命於守軍的槍口下。

這段城墻上的中國守軍,是王耀武第51師李天霞第153旅第306團,團長就是上海戰中我們見過的邱維達。此時,周志道第151旅正跟日軍在水西門外死戰,肉搏中,第302團團長程智壯烈殉國。

此時,在淳化鎮受傷的張靈甫、紀鴻儒兩個團長已被王耀武護送到對岸治療,程智團長又陣亡了,邱維達獨撐水西門一線的城防。

日軍敢死隊沖上城墻後,被打了下去,又沖上來,又被打了下去,但日軍似乎也瘋了。

日本人會搞敢死隊,我們就不會麽?邱維達在預備隊裏拿出一個加強排,問大家:知道今夜意味著什麽嗎?

戰士們說:死。

邱維達說:是以死報國。

城頭的寒風中,大家已熱淚盈眶。

這個排的戰士,拿著上了刺刀的步槍,每人帶了20發子彈,腰裏別著8枚手榴彈,向城墻缺口處沖了過去,他們再也沒有回來。

水西門和中華門之間的這段城墻出現險情後,南京憲兵第2守團緊急馳援,邱維達這時候已作必死準備了。在隨後的激戰中,第306團第3營營長胡豪(黃埔軍校4期,江西興國人)親率戰士死戰日軍,身中七刀殉國。團長邱維達本人,大腿中彈,因失血過多,昏迷了過去。

馳援而來的南京憲兵團繼續跟蜂擁入城的日軍肉搏。但戰鬥中,穿黃軍裝的士兵越來越多……就這樣,到12月13日淩晨1點多,日軍占領了這段城垣,但日軍沒擴展戰果,而是叫工兵搬過來沙袋,在城垣上固守著方圓30來米的陣地,想等天亮後再進攻。

加川勝馬欣喜若狂,認為自己的部隊最先登上了南京城。於是,緊急叫傳令兵給坐鎮後方的聯隊長岡本保之報喜。

但岡本拿到戰報後非常沮喪,因為半個多小時前,長谷川正憲的第47聯隊已經沖上中華門了。在通往南京之路上,這個聯隊出現霍亂,被隔離了一周,長谷川急得夠嗆,生怕趕不上攻占南京,後來生生地追上了師團主力。在第1大隊第3中隊長三明保真帶領下後來居上,12月13日0時30分,竟第一個攻上了中華門,將日章旗插在城頭的是一個叫中津留大作的伍長。

實際上,中華門和水西門之間的城墻,在12月12日下午就被打開了缺口(八田上等兵發現的那個坍塌處)。當時,第6師團的炮兵部隊(藤村謙)在雨花台上設野戰重炮猛擊,發射了500多發炮彈後,打開一個缺口,岡本鎮臣第23聯隊第3大隊第9中隊中隊長肥後盛英一度帶人沖了進去,時間是下午4點44分,但很快又被中國守軍打了出來。所以,後來的普遍說法是:中華門在12月12日傍晚就陷落了。嚴格地說這並不準確。

就在這個時候,第114師團千葉聯隊狂擊雨花門,光華門、中山門也分別被第9師團脅坂聯隊和第16師團大野聯隊炸開了豁口,紫金山戰鬥則到了最後的關頭,沿長江而來的山田支隊已經占領了幕府山,國崎支隊已渡到江北正向下關對面的浦口疾進……

[1] 《中蘇互不侵犯條約》是指中華民國政府與蘇聯政府於1937年8月20日在南京簽訂的條約,規定:“倘締約國之一方受一個或數個第三國侵略時,彼締約國約定,在沖突全部時間內,對該第三國不得直接或間接予以任何援助……”,通過該條約蘇聯政府向中國提供物資援助,1937年11月派遣空軍志願隊來華作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