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烽火南潯路(1938年6月~1938年10月) 熊本來的背包客(第2/7頁)

熊本兵不是自稱天下第一麽?

就這樣,帶著岡村的厚望,第106師團在松浦的率領下沿南潯鐵路往江西深處進發了。

此時伊東政喜的第101師團也投入江西戰場,和第106師團一起進行遠線迂回合圍。日本人喜歡這一手。對他們來說,在一次戰役裏,如果沒有迂回,好像就缺點什麽。南潯路作戰也是這樣。岡村寧次意在攻略德安,兵臨南昌,窺視長沙,切斷粵漢鐵路,封堵武漢戰場上中國軍的後退之路。

贛北是連綿的群山和經久不散的霧氣,在九江司令部,岡村每天坐在地圖前,用彩色鉛筆一點點標注著,用他的話說“很像單衣的碎點花紋一樣”。日軍每攻占一個山頭,至少得耗費一天的時間,打著打著第106師團就慢慢露出了馬腳。

開始向南潯路推進後,岡村先是叫他們確保大天山(九江西南15公裏)、馬鞍山(大天山南3公裏)和金家山(馬鞍山東南4公裏)一帶的陣地。

8月6日,第106師團雖然占領馬鞍山一側,但由於公路被破壞,炮兵沒及時跟進,隨即被中國軍隊奪了回來。在此役中,師團的大佐聯隊長田中聖道(日軍陸軍士官學校23期,山口縣人)被擊殺。這是繼上海戰後日軍第三名聯隊長戰死。很多人說田中死於後面的萬家嶺,實在是誤傳。

隨後第106師團又攻金家山,但很快就被中國守軍打了下來。到8日、9日,日軍再攻馬鞍山,轉天又被轟了下來。此戰中,第145聯隊長市川洋造被機槍打成重傷,大隊長內海暢生被炮彈削去了腦袋。

又一名大隊長福島橘馬帶一個中隊再沖,經肉搏後終於攻下陣地,但福島也只剩下十幾個人了。就在這名大隊長神經般狂笑時,遭到四周中國炮兵的“十”字形攻擊。另一名大隊長荻尾佐藏欲救福島,卻被中國軍隊的火力攔截,也被打成重傷。此時福島等十來人已全部被炮彈炸飛。

經過此戰,岡村已經不是皺眉頭的問題了。聯隊長和大隊長的傷亡率達到這種地步,是他此前斷不會想到的。這就是傳說中的熊本兵嗎?就好比兩個人打架,一個戴著墨鏡,五大三粗,胳膊環抱胸前,還撇著嘴角,非常屌的樣子;另一個人呢,瘦小枯幹,顯得弱不禁風,但沒想到一交手,後者一腳就把前者踹飛了。

但岡村還是非常細心的,一下子死傷那麽多聯隊長、大隊長,扣除中國軍隊阻擊頑強的因素外,他覺得此事必有蹊蹺。所以在中國軍隊撤走後,他叫人對這一帶的陣地進行了調查研究。

擔任這個任務的是名少佐,叫石割平造,雖然僅是個工兵中隊長,但卻是個老頭了,只比岡村晚一屆,而且是第9師團長吉住良輔在陸軍大學同學。本來老鬼子早就退役了,戰爭爆發後,又被弄到前線。調查中,他發現中國軍的陣地不是通常簡易的戰壕,而是由一個個“陶罐式”單兵掩體組成,掩體間是四通八達的交通壕,既可以在正面阻擊,也可以側斜射擊,這叫日軍吃了大苦頭。此外,石割意外地發現:中國士兵撤退前埋葬了戰死的日軍大隊長福島橘馬等十多人。

這個細節叫岡村寧次汗顏不已。

這時候,作戰課長宮崎周一拿來一份情報,說贛北一帶的很多中國軍隊的陣地,都是在蘇聯顧問的指導下構築的,所以打起來比較麻煩。

接下來,兩個人聊到第106師團的戰力問題。

對日軍的常備師團來說,沖鋒時,通常是中隊長在一線,這我們以前說過了。但對特設師團來說,放在一線的往往是大隊長。為什麽?道理很簡單,如前面所說,只有大隊長以上的軍官才是現役人員,大隊長以下的人員都是預備役人員。所以說,一旦現役的大隊長戰死,接替大隊長的往往是預備役人員,這樣的話,整個大隊的戰鬥力就會大打折扣。如此疊加,整個聯隊的戰鬥力便會受到巨大影響,最後波及整個師團。

宮崎認為東京的陸軍中央太不負責了,第106師團組建後沒經過什麽恢復性訓練就直接投入到華中戰場。岡村覺得也是這個道理:“把在社會上工作了幾年乃至十幾年的人直接送到前線來的做法有些欠妥。”

第106師團後來成為笑柄,跟上面所說的確實有直接關系。

不要小瞧恢復性訓練,哪怕進行一周的訓練,情況都會不一樣。同是特設師團,武漢會戰後期組建的第116師團戰力就非常好,該師團由京都第16師團的預備役人員編成,按說沒第106師團的底子強,但卻遠遠超過第106師團,就是因為該師團組建後,經過了一個多月的恢復性訓練,預備役士兵們全面溫習了當年的戰鬥技能,隨後才開往前線。

之所以沒叫第106師團進行恢復性訓練,只能說明兩點:一點就是武漢會戰期間,日軍兵力確實出現明顯的不足,所以一旦組成新師團,馬上就扔到戰場。另外一點,就是日本人太自信了,認為不經過訓練,也能把中國軍隊追得滿山跑,所謂“一個師團就是一個師團”,認為彼此間不會有太大差別。沒想到真打起來後,意思馬上不一樣了。這也是後來第116師團經過長時間訓練後才被放在武漢戰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