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烽火南潯路(1938年6月~1938年10月) 委員長又火了

馬當莫名失守,彭澤很快陷落,作為戰區司令長官,陳誠有點坐不住了,他告訴蔣介石,將派羅卓英趕赴湖口組織黃維第18軍等部隊向彭澤方向反攻。蔣介石說你看著辦吧。不是生陳誠的氣,他是在生德國人的氣。因為後者拋棄了他。

希特勒並不想為了中國而開罪日本,所以在日本的壓力下,1938年六七月間把在中國的軍事顧問都撤回歐洲。

這幾年,軍隊的整編、訓練都是仿效德國的,細微到一個“向右轉”。以前的訓練是仿效日本,就是扭轉一下腳而已,而德式“向右轉”必須兩個鞋跟哢嚓碰一下。德國士兵碰這一下,很得響,因為人家穿的是皮靴,中國士兵碰這一下腳就有點疼,因為穿的是單鞋。

很多人認為,中德的蜜月期是希特勒上台後的事(需要中國的戰略物資和稀有金屬)。實際上,早在1931年,兩國就秘密達成協議,由德國人訓練200萬中國士兵;另外,由德國人提供技術,在中國秘密制造槍炮(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的凡爾賽和約,不允許德國制造軍火),然後一國分一半。但這個協議需要國民政府各院的批準,當時立法院院長胡漢民明確反對,才有被蔣介石軟禁的事件。這段秘聞的提供者是杜月笙的秘書胡敘五。作為上海灘的黑幫大哥,杜與國民政府高層關系密切,可直通到蔣介石那裏,所以未必不可信。

這個內幕裏,甚至還有更叫人驚悚的:據說胡漢民曾派人秘密到東京拜訪當時的日本首相犬養毅,叫其出兵東北,認為這樣就會把坐鎮北平的張學良的兵力吸引回去,馮玉祥和閻錫山的部隊就可以趁機南下,而李宗仁等兩廣部隊也可就此北上,一舉把蔣介石的南京政府拿下。但由於中央軍提前出兵衡陽,監視兩廣軍隊,馮玉祥、閻錫山沒敢動,所以最後計劃泡湯。當胡漢民再要求日本撤兵東北時,犬養毅雖然答應了,但少壯派軍官不同意,才有刺殺犬養毅之舉。

上面這段歷史的真實性有待考證,現在只能從八卦的角度一觀。

放下郁悶的蔣介石不說,只講羅卓英,他雖比陳誠年長,但一直是陳的“左膀”,“土木系”的二號人物。

在駕馭手下這方面,陳誠自有魅力和手腕。“土木系”的成員,要麽是他的老大哥,比如“左膀右臂”羅卓英、郭懺;要麽是他的小兄弟,關系遠的近的,核心的外圍的,名字可以列一串:黃維、夏楚中、霍揆彰、闕漢騫、方天、方靖、胡璉、彭善、陳沛、楊伯濤、邱行湘、葉佩高、羅澤闿、羅廣文(黃埔軍校4期,四川忠縣人)、李樹正、劉雲瀚……

此時黃維第18軍主力,彭善第11師的前鋒,在副師長葉佩高(雲南講武堂,海南文昌人)率領下正趕往彭澤。

第11師經淞滬會戰後,一直在休整,駐江西上饒。到彭澤不是太遠,只有百公裏左右,但山路崎嶇,非常難走。羅卓英下令,兩天內必須趕到彭澤前線,否則以軍法論處。

葉佩高三十出頭,小個子,長得鬼馬精靈,但人非常精明幹練,曾激戰過羅店,後來又在滇緬戰場上血戰騰沖,是用倭血澆灌成的一代名將。他想來想去,如果按以往的行軍辦法,在這種崎嶇的山地中趕到彭澤戰場也得被軍法從事。這還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一邊行軍一邊做飯,不但耽誤時間,還會弄得大家都很疲憊,即使拉到一線,也會精疲力竭。怎麽辦?他發明了個“蛙跳式”行軍。具體地說,就是在出發前先派一部分人趕到下一個宿營地,準備飯食和馬匹草料,當後面的隊伍開過來,立即休息吃飯。這個間隙,另一部分人又已經到了第二個宿營地,如此循環往復,不僅節約了時間,而且可以叫大家走得從容,最後只用了33個小時,就把部隊帶到了集結地。

在彭澤,葉佩高不等全師到齊,帶著3個團就上陣了,只打了一個反擊,就拿下被剛剛登陸的日軍第106師團一部盤踞的楊家山。葉佩高參加過淞滬大戰,知道日軍的實力,於是他覺得有點意思了。對面的日軍隨後進行了反擊,但卻沒能得手。葉佩高盤算:這是為什麽呢?這個當口,第106師團的後續部隊和波田支隊趕到,並開始使用毒氣,氣得葉佩高罵娘:不是講究他媽的武士道嗎?這幫孫子。

第106師團用毒氣保住了彭澤,羅卓英叫黃維的部隊向湖口轉進。

波田支隊領著第106師團,順勢攻來。

湖口在鄱陽湖和長江匯合處,地勢的重要性自不必說。當年曾國藩在此被石達開擊敗,一度投水自殺。如果曾國藩死了,中國的歷史也許在湖口就被改寫了。但最後曾國藩又被手下救了上來。一個人有一個人的命運,就好比一個國家有一個國家的命運,但國家的命運往往又受人物的命運所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