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上高飛虎(1941年3月~1941年4月) 走前打一下

1941年,中華民國三十年,日本帝國昭和十六年。

初春時,美國對華武器租借法案獲羅斯福簽署,意味著大規模美式軍事裝備開始進入中國的抗戰軍隊中。

日本那邊,4月13日,外務大臣松岡洋右突然跟斯大林在莫斯科簽訂了日蘇中立條約。條約簽訂後,大吃一驚的首先是德國,因為這個條約是松岡訪德回國途中路過莫斯科時“順手”跟蘇聯人簽的。幾天前在柏林,松岡還是另一副面孔。德國驚愕的同時,美國人也大為意外。

三個月後,德國發動了對蘇聯的大舉進攻,事先也沒通知自己的盟友日本。

按陳誠的說法,德國對蘇聯的戰爭,“以為或者可以借此轉移英美敵對的關系。誰知英美的反應是援蘇,於是蘇俄立即投入英美陣營,也成了自由民主的鬥士。此時的世界,敵友的關系完全陷於混亂狀態,思想對立的藩籬亦已不復存在,大家都成了一時因利乘便主義者,誰都想利用機會,叫旁人為自己‘火中取栗’”。

日蘇中立條約簽訂的消息傳到華盛頓。大約從那一刻起,羅斯福總統就已感到日美在太平洋上的戰爭不可避免了。

現在,全面抗戰已進入第五個年頭。

年初的時候,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西尾壽造在南京召開年會,所轄各方面軍司令官和參謀長都來了: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多田駿、第11軍司令官園部和一郎、第13軍司令官澤田茂(剛從陸軍參謀本部次長位置上轉任)……

在會上,多田駿認為華北地區兵力太少(每平方公裏0.37人,跟武漢地區比是1比9),不足以應對中共領導的日益壯大的八路軍。按多田的說法,他手下的一個師團,至少要分布在200個地點,在跟八路軍作戰時常常首尾不能相顧。

西尾和總參謀長板垣征四郎覺得多田說得有道理,就決定從華中、華東地區調出兩個師團,分配給華北方面軍,其中包括正在江西守備的第33師團的主力。

會議開完了,多田心滿意得地回北平了,西尾也被調回東京了。

西尾走前,曾再度試圖捕捉湯恩伯集團軍,所以年初時在豫南打了一次為期兩周的會戰,但毫無戰果。

昭和天皇認為需要一位深資歷的大將來掌管中國派遣軍,想來想去還真想不出別人,於是前陸軍大臣畑俊六重返南京,出任派遣軍新的司令官。

現在,誰也沒想到的是,西尾拍屁股走人前做出的決定(調出第33師團主力),直接引爆了發生在江西上高地區的一次叫日本人刻骨銘心的大戰。

第33師團主力調向華北後,南昌周邊就只剩下大賀茂(日本陸軍士官學校21期,東京人)為師團長的第34師團了,故而派遣軍總司令部又從上海調過來新成立的以池田直三(先前在第6師團做旅團長,棗宜會戰時率池田支隊參戰)為旅團長的獨立混成第20旅團。

日軍有個慣例:把一支部隊調走前,往往要在當地進行一次打擊性作戰,打完再調走。由於南昌周邊日軍力量單薄,所以日軍也想在4月上旬第33師團主力(留一個支隊)調走前,把贛西北的羅卓英第19集團軍打壓一下。

羅卓英第19集團軍此時只包括王耀武第74軍和集團軍司令部直屬的少量部隊(日軍將要行動的情報傳來後,顧祝同就近派第3戰區所轄的李覺第70軍、劉多荃第49軍協助羅卓英作戰)。在上高訓練的第74軍總兵力達31000人,已經得到了大量美式裝備。

華盛頓通過援華武器租借法案後,第一批美式武器進入中國,但只能裝備四個軍,經一番競爭,長江以北的兩個名額,給了丁德隆第1軍(胡宗南系,第1戰區)和李延年第2軍(第6戰區);長江以南的兩個名額,第一個給了杜聿明第5軍,剩下一個名額,將從歐震第4軍、王耀武第74軍、李玉堂第10軍中誕生。

何應欽力挺第74軍。

最後,蔣介石圈定,他更青睞的第74軍成為幸運兒。

定額中,蔣介石繞過第18軍,沒給陳誠面子,很難說跟他們在宜昌的糟糕表現無關。

裝備新武器的幾支部隊,同時也成為軍委會直轄的攻擊軍,或稱之為戰略軍,即總預備隊。這些部隊除裝備最先進的火力和配備龐大的直屬部隊(炮兵團、工兵團、輜重兵團、搜索營、高炮營、戰車防禦炮營、通信營、特務營)外,還有三個特點:一是不再給其確定固定的守備地點,而完全處於機動狀態;二是沒軍委會命令,戰區司令長官也無權直接調動;三是由專屬的師管區負責後續兵員。

再說日本人那邊。

後來的事實證明,日軍這次出擊是多麽不靠譜。

換句話說,對他們來說,僅僅是為了執行慣例而打一下,所謂削弱四周中國軍隊的戰力,實際上並不構成一個清晰的作戰目標。駐江西日軍的上司,第11軍司令官園部和一郎得知自己快被調走了,故而對此戰也是馬馬虎虎。軍部的參謀們也都認為,跟湖南戰場比,江西戰場是輔助性的。在這裏的策略是防守而非進攻,只要控制住贛北以及南昌的飛機場就可以了,日軍並不打算深入贛南。由於只向贛西北出擊,投入第33師團、第34師團以及新趕來的那個獨立混成旅團已經足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