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再戰長沙(1941年9月~1941年10月) 廖齡奇的死(第4/4頁)

張排行老五,自幼性格剛強桀驁,吃軟不吃硬,不服輸不認折,但又非莽撞之輩,骨子裏是書香的。他好讀史,又有極高的書法天賦,因為這個原因,上學時還結識了在西安的國民黨元老於右任。

20歲時,張靈甫從省立第一師範學校畢業,回鄉做了小學教員。其間,在家人的包辦下,跟邢鳳英結婚,但夫妻關系冷漠,當然主要是張的原因。

對中國來說,20世紀20年代是個大時代。張靈甫不甘寂寂,想出去看世界,便又考入了北京大學歷史系。入學後的一年,正是中國的多事之秋。紛亂中,軍閥互攻,幾無寧日,北京亦不能免,政變頻頻。張靈甫有一種無力感。大約就是從這時候起,他的想法開始悄悄改變。

從北大退學後,張靈甫一度回鄉,隨後再次離鄉,到河南投了國民軍。於右任來豫,見到張後,於非常高興,稱其天資英特,不做軍人可惜了,但既然要做軍人,就建議他去廣東,那裏形勢蓬勃,考入黃埔,可為國家做大事。一席話說得張熱血沸騰。

就這樣,張靈甫拿著於右任寫的介紹信,順利考入黃埔4期。

張靈甫以優異成績從黃埔畢業,被分到胡宗南部做了見習排長,隨即參加北伐,多次負傷。第一次國共內戰時,張靈甫已做到團長,跟隨胡宗南入川作戰,在廣元縣結識師範學生出身的新潮女孩吳海蘭並結婚(邢鳳英仍有妻子名分)。

吳海蘭被送回西安,為張靈甫生下一女。張在前線作戰,吳在家帶孩子。作戰地區離陜西不遠,張靈甫有時會抽空探親。一次回來,聽族人說閑話,大致是吳海蘭生活不檢點,且花錢又大手大腳。張與吳大吵一架後,帶著吳從西安市區回長安縣老家,過母親墓地時,叫吳拜祭,吳賭氣不肯。聯想到吳曾偷翻過自己的軍事文件(據後來的妻子王玉玲及部將劉光宇回憶),一怒之下,張靈甫拔出手槍。

張靈甫是黃埔出身的中央軍團長,殺妻案驚動西安報界和女界,隨後也成為南京媒體的頭條。蔣介石很惱,於是胡宗南也保不了張了。張靈甫赴南京請罪,隨即被判刑十年。這是1936年的事。

抗戰軍興後,張被釋放,本欲回胡宗南軍中,但未能如願,便閑居西安。在無人接收時,駐軍陜西漢中的王耀武敲響了門,說:“來我的部隊吧。”

現在是1941年的秋天。

王耀武希望張靈甫擺平師內人事紛亂。

張靈甫快刀斬亂麻,先將沒參與鬧事的蔡仁傑由團長升為副師長,其他幾個團長經挽留後仍不聽的話,也就任其自便了。同時,從第51師要來做團長的盧醒,當師的參謀長。作戰勇猛的營長明燦,則提拔為團長。

南嶽會議期間,日本政局發生大動:由於在日美談判問題上打不開局面,猶豫不決的近衛內閣再次總辭職,被認為“決絕”的陸軍大臣東條英機奉命組閣。好戰的東條已上了戰車,太平洋上的風已滿樓,山雨的到來也就只是個時間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