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再戰長沙(1941年9月~1941年10月) 十月圍城

打第二次長沙會戰,阿南惟幾動用了在宜昌守備的第13師團的一部,也就是第一個攻入長沙的早淵支隊。此時,這個師團的師團長內山英太郎正睜大眼睛注視著宜昌城外的迷霧。

有情報說,中國軍隊要反攻這座孤城。

宜昌陷落後,蔣介石寢食難安。扼控三峽的宜昌,地理位置太重要了,如逆流而上攻重慶,沒幾天就能到達。第13師團攻陷宜昌之初,重慶曾大震。抗戰期間,重慶另一次大震,是1944年底,當時也是第13師團,在豫湘桂會戰中最遠深入到貴州獨山(從這個角度說,第13師團可以說是蔣介石的夢魘)。早在1941年初夏,蔣介石就給陳誠下了命令,叫他想辦法奪回宜昌,以穩定重慶民心。

第二次長沙會戰爆發後,蔣介石告訴第6戰區司令長官陳誠,這是反攻宜昌的好機會。

日軍占領宜昌後,把這裏形容為“大陸戰線最尖端的要沖”,認為扼住了重慶政府的咽喉。出於這種考慮,當時日軍高層沒叫攻下宜昌的第13師團走(通常情況下,野戰師團攻下城池後,由警備師團負責當地防守),而是直接駐紮在城內外。師團長內山英太郎在接替田中靜一的時候,後者說了這樣一句話:“中國人古話,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而宜昌,就是重慶政府的臥榻之側。”

內山心領神會。

調任第13師團長之前,他在關東軍做炮兵司令官。日蘇激戰諾門坎,內山曾調集關東軍所有的重炮,跟蘇軍進行對攻。可無論火炮數量還是炮彈儲存,都沒法子跟蘇聯人比,最後可憐地退出戰場,這事給內山以巨大的心理陰影。所以,在宜昌的日子裏,很多次,他連做夢都夢見諾門坎的場面,那叫他不寒而栗。

第二次長沙會戰開始後,阿南惟幾感覺人手不夠用,就從第13師團秘密抽出早淵支隊。

該支隊以第116聯隊為基幹,加上輔助部隊,一共7000多人。第13師團全員兵力26000多人,早淵四郎帶走四分之一多,師團作戰主任參謀星野一夫也跟早淵走了。

中國軍隊開始調動的情報,最先被秋永力(武漢會戰時第6師團的作戰參謀)拿到。

作為經驗豐富的參謀長,秋永力當然知道宜昌對面的中國第6戰區極有可能在長沙會戰期間發動攻勢,早在6月時,日軍就發現,中國軍隊在宜昌對面的長江堤壩上配置了150毫米口徑的榴彈炮,但至於陳誠花多大力氣反攻,他一時沒有把握。秋永把情報遞交給內山英太郎,認為應把宜昌的危情及時上報第11軍,否則的話以現在第13師團的兵力,難以應對陳誠的大規模反攻。

內山不為所動。

是不想拖長沙會戰的後腿,還是認為即使中國軍隊發起進攻,現在他手裏的這些人馬也能從容對付?

宜昌在長江東岸,正北面是立花芳夫第65聯隊,守備龍泉鋪一線;相田俊二第104聯隊,守備宜昌東北面鎮境山慈雲寺一線。由於兵力不足,這兩個陣地之間沒能連上,中間有兩公裏長的豁口,而且這兩支部隊後面完全是空白點,這種空白一直延伸到宜昌城外。宜昌以東的鴉鵲嶺,是柴田卯一第103旅團的旅團部所在地。

其實,內山英太郎未必不緊張。

第13師團一直打進攻戰,冷不丁地進行防禦戰,心理是沒底的。其中一個細節體現在士兵彈藥的配置上。防禦戰中,每個士兵需要配置多少發子彈?這是個技術問題。參謀長秋永力不得不分析以往華中歷次會戰,在最激烈的一次中,連第一線士兵仍沒打完100發子彈。按這個參照,他給守備士兵每人配置了200發子彈。

說到子彈,這個師團是非常充足的,這是叫內山唯一踏實的地方。他算了一下,此時手裏的步、機槍子彈仍有320萬發。

兩天後,內山接到緊急情報,內容是:中國軍隊有可能明天就發動攻擊!

此時第一線的日軍跟中國軍隊已處於對峙狀態,雙方相隔的距離不超過三百米。

1941年9月28日黃昏,也就是長沙陷落的第二天,在宜昌城北鳳凰觀據點守備的第13師團第65聯隊第1大隊第2中隊正在舉行宴會。

因大隊長要出任旅團長的副官,第2中隊長高橋鑠太郎將出任新的大隊長。中隊的一幫小隊長頻頻向高橋敬酒。輪到小隊長西澤正守敬酒時,高橋突接偵察兵報告:陣地一側,約有一個連的中國軍隊摸了過來。高橋一驚,敬酒的西澤自告奮勇,帶著一個小隊緊急出動。

情報說的是有一個連左右的中國軍隊,但是當日軍迎上去時發現:面對的中國軍隊可不是一個連,而至少有一個團!後來我們知道,這是第75軍的一個野戰補充團。前軍長周喦已升任集團軍總司令,新軍長是曾任第9戰區參謀長的施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