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堅定錯誤不動搖

趙咨站在了曹丕面前。

曹丕沒有看他。

在曹丕眼裏,孫權都不存在,何況趙咨。

這其實是大人物定律。大人物眼裏只有更大的人物,其他的都是空氣。

趙咨不願做空氣。他要讓曹丕刮目相看。

曹丕漫不經心:你的主人孫權是怎麽樣的一個人啊?

這樣的漫不經心其實是一種輕慢——一個人的形象如果在外人眼裏是模糊的,那說明這個人無足輕重。因為真正的大人物早已名聲在外,個性鮮明,形象栩栩如生。

所以,趙咨再怎麽回答也是無足輕重。

但趙咨還是回答了。他用了三個形容詞來概括孫權。

聰明、仁智、雄略。

曹丕笑了。輕笑。曹丕以為,一個人成不了大人物沒關系,但做大人物狀就很可笑了。聰明、仁智、雄略這三個詞是可以用在孫權身上的嗎?他以為趙咨馬屁拍得太過了。

趙咨舉例說明:“吳侯納魯肅於凡品,是其聰也;拔呂蒙於行陣,是其明也;獲於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荊州兵不血刃,是其智也;據三江虎視天下,是其雄也;屈身於陛下,是其略也:以此論之,豈不為聰明、仁智、雄略之主乎?”

曹丕不笑了。或者說他的笑容僵硬了。

不是佩服孫權聰明、仁智、雄略,是佩服趙咨聰明、仁智、雄略。這小子,要有多強的隨機應變能力和概括力才能如此回答啊?!

便繼續考核。問:我要攻打東吳,你看可以嗎?

答:大國有征伐之兵,小國有禦備之策。

問:吳怕魏嗎?

答:帶甲百萬,江漢為池,怎麽會怕呢?

問:東吳像你這樣的人才有幾個?

答:特別聰明通達的有八九十人;至於像我這樣的,車載鬥量,不可勝數啊。

曹丕不再問了,而是感慨:人才啊,頂級人才啊,這樣的人才怎麽出在東吳、不出在魏國呢?

所以感慨之後便是傷感,傷感之後便是肅然起敬。他不再目中無人了。

大人物定律就此改變。大人物眼裏有更大的人物,也有令其折服的人物。後者可以憑借智慧征服他人。

當然,孫權的命運也被稍稍改變了一下——他被曹丕封為吳王,加九錫。

大夫劉曄對曹丕的治國之策提出了異議。

準確地說,他對曹丕加封孫權為吳王的舉動不理解。

劉曄以為,解決世間的問題其實有兩種途徑。一是直截了當;二是曲徑通幽。前者是首選,後者是無奈之舉。當可以直截了當解決問題時,為什麽要繞著彎兒上呢?

這叫多此一舉。

劉曄說,現如今孫權害怕蜀兵來攻,所以才來討好我們。在我看來,蜀、吳交兵,對我們是極好的機會。皇上不妨派重兵渡江襲吳,這樣蜀攻其外,我們魏攻其內,吳國的死翹翹是指日可待的。吳亡則蜀孤。拿下它是遲早的事……

但曹丕卻想到另外一個問題。

天下人心。

不錯,兩面夾擊是有可能拿下東吳,但這是得還是失呢?

人世間最難判斷的問題就是得失了。有時候得就是失,失就是得。曹丕以為,從表面上看,兩面夾擊可以盡快得到東吳,但天下人心卻失去了。孫權是來稱臣的,態度謙卑有加,自己也剛封了他為吳王,恩賞未絕,便舉屠刀,不是有為之君的德行。這事要是傳出去,天下人會怎麽看自己?

曹丕開始愛惜自己的羽毛了。

劉曄則想到了另外一個問題。

危險。

孫權是什麽?江東的一頭狼啊。狼搖尾乞憐並不表示它從此就不吃肉了。它的目的就是為了肉而來的。

起碼是為肉骨頭而來。

劉曄對曹丕分析說,孫權這個人,是前漢的驃騎將軍、南昌侯。官職不高,對中原一向有敬畏之心。他久居江東無所作為,說到底是號召力不夠。現在陛下封其為王,離您只有一步之遙了。此人居心叵測,定會利用王位興風作浪,陛下此舉,無異於與虎添翼啊!

曹丕卻依舊看輕孫權。或者說他認為劉曄危言聳聽了。

不錯,孫權是有兩把刷子,但劉備也不是吃素的,他們兩個火拼,無非是滅一國, 存一國,到那時再除掉幸存者,所謂水到渠成,不費吹灰之力。

所以曹丕堅定地認為,他的決策是正確的。

錯誤的也是正確的。

這是一國之君秘不示人的政治觀——任何情況下,堅定信念不動搖。堅定錯誤也不動搖。

要乾綱獨斷,乾綱獨斷啊!

曹丕對自己秘不示人的政治觀頗為感慨和自得。

東吳一派恐惶,為孫權的屈居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