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若繩糾(第2/4頁)

這確實讓縣廷的官吏為難,因為這位張媼的死,確實是在吃了那條魚之後不久;但是要說張鯉曾在其中投毒,也找不到證據。按照律令,一般百姓家不許藏有任何毒藥,張鯉是從哪裏獲取的毒藥呢?再者,張媼屍體上並無傷痕,用銀針刺勘,也未見變色,不大像中毒而死,因此案情久擱難斷。張鯽日日追訟,縣廷無奈,只好上報河南尹,也就是我。似乎這件事還鬧得挺喧囂,當時已經官任太尉的周宣特意將我叫去,說:“這件獄事雖然不大,但因為涉及有關孝道大義的問題,朝廷也很重視,現在你身為河南尹,斷獄也是你的才具之一,或許能夠成功。”

我心裏也沒有什麽底,到了縣廷,立刻把張鯉召來。張鯉長得面目和善,不像個壞人。但是我對儒家的某些偽孝者一向心存疑慮,所以對張鯉也有著天然的不信任,何況他們並非親生母子。我問張鯉:“你和後母吃完飯後,後母有何表現?”

張鯉大呼冤枉,說沒有任何表現。他告辭母親的時候,母親還喜笑顏開的,誰知不久會死呢!若說魚有毒,那魚他自己也吃了,沒有毒死;剩下的魚殘渣當時給狗吃了,狗也未死,怎麽可能是他投了毒呢?他的樣子很誠懇,邊說變哭,那種悲哀看上去裝不出來。於是我提醒他:“可以細細回憶一下,你和後母最後一次吃飯的每個過程。”在他的講述過程中,我發現了一個容易被忽視的細微之處,他說,後母曾經被魚刺卡了一下,吞過幾團飯之後,又釋然了,他臨走時也未見有任何異常。這讓我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小時候在居巢縣,我聽縣廷醫工講過他曾經碰到過一樁獄事,說有個人不小心,把一枚針刺入了肩胛,沒柄而入,嚇得趕忙去找醫工。醫工用磁鐵幫他吸,怎麽也吸不出,想用刀剜出,此人又怕疼。好不容易下定決心,醫工用小刀剜開針所刺入的部位,那枚針卻杳然不知所終了。過了沒多久,此人覺得心臟刺痛,慘叫數聲,吐血而亡。醫工大驚,怕引火燒身,趕忙去報告縣令,敘說本末。縣令問他可能會是什麽原因,他懷疑是針隨血流,進入心臟而亡。縣令不信,令他剖屍查驗,醫工剖開屍體,果見一針刺於心臟之上,於是眾皆嘆服。

我想,這位老媼之死,說不定也和此類似。當時有可能被魚刺卡住,吞飯後自以為已經填入腹中,實際上卻被飯團將魚刺擠入血脈,遂隨血運行,嵌入心臟而死。此媼死前面目變形,兩手捂心,正和當年那醫工所述極似。我把此事報告周宣,並說了自己的懷疑,周宣道:“如果要還孝子清白,只有剖屍檢驗了。”好在天氣寒冷,屍體雖放置多日而未腐敗,於是下令醫工驗屍。大概是上天眷顧我,一意要讓我立功,那個老媼的心臟上果然嵌有一根細長的魚刺。自那之後,我作為能吏的名聲傳遍洛陽。兩年後,我遷官為司隸校尉。

現在龔壽這件獄事,難道我會知難而退嗎?況且我也無路可退。我讓掾史給龔壽安排一棟屋子,讓他住下,以便一旦有疑問之時,可以隨時訊問。

回去見到阿藟,說起這事,又問她何晏和蘇娥的事,她也說不出什麽來,只是神情淡漠的,好像沒什麽樂趣。見了我雖然偶爾會笑笑,目光中有一些喜悅,可是我能感覺到,她的喜悅總是比閃電消失得還快。我知道她忘不了晏兒,而晏兒的死和我密切相關,其實這我何嘗不悲慟,起先雖只是一種本能的悲慟,在倫理上,晏兒是我的兒子,雖然沒有親身相處,可是他身上究竟流著和我一樣的血液,繼承著我祖先傳下來的姓氏,母親要是知道她有孫子,在天之靈也會含笑的,要是知道孫子又死在我手中,又會怎麽樣?我簡直不敢去想。後來的深一層的痛苦則完全源於阿藟的反應,可以設想一下,如果晏兒未死,我們一家三口可以快快樂樂地相聚在一起,我可以用我現在的地位,把二十年來未盡的夫愛和父愛,盡情地施加於她們母子的身上。雖然這是個巨大的遺憾,可是以前我還想,重新得到了阿藟,上天已經對我不薄。現在我本能地有所恐懼,失去了晏兒,阿藟未必能真的回歸到我的身邊。她們母子已經是融為一體的,就像在她眼裏,我和晏兒是互為消長的一樣。

因此我實在不能勸她什麽,只是一有機會,就不斷地跟她談起舊時的事情,妄圖分散她的愁思。她對二十年前的事記得似乎並不算清楚,在我的提示下,才逐漸地尋回了一些,有些細節反而比我說得還詳細。然而這也未必是件好事,反倒引得她屢屢淚流滿面。耿夔得知了這一切後,也非常自責,自責之余,又向我建議:“使君能在交州碰到舊時的妻子,固然是好事。不過君夫人究竟久歷滄桑,只怕心中會愧對使君,使君以後最好不要再對她重提舊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