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版前言(第3/4頁)

今天,“法拉奇式”的新聞工作還有多少價值?當形成歷史的戲劇性事件可以由任何一個見證人用可視電話記錄下來,用旅遊者的攝像機永遠保存下來,並在頃刻間,通過衛星電視和互聯網傳遍全球,儲存在YouTube網[3]中,讓億萬個博客進行實時評論時,21世紀新聞報道的規則發生了何種程度的變化?特別是從2001年9月11日開始,一個被稱為“非職業新聞報道”的團體搶先發表的獨家新聞鋪天蓋地,視頻愛好者的作品成了有首要價值的資料。從表面上看,我們生活在信息最大民主化的時代,到處充斥著來自底層的報道;還是從表面上看,這場技術和文化的革命可能標志著作者式新聞報道的沒落。實際上,“新聞”本身已經變成了一種“商品”,一種大眾化的產品,可以到處大量和廉價地獲得。但是如果要對新聞進行篩選和整理,指出它們的意義,並進行剖析,剝去神話的外衣,使其更客觀和現實,並在必要時駁斥它們,那麽,法拉奇的風格此時比任何時候更具現實意義。她的風格就是:直接與政要接觸,現場的深入調查,分析能力和收集資料。總而言之,是一項被稱為新聞調查的挖掘和解釋的工作。它可以是政治層面的、經濟層面的和戰略層面的。

記者的工作並沒有被判消亡,而是細化成各專業。它在互聯網的時代變得更為復雜,因為不再存在過去享有的地位優勢,僅有個人的勇氣,時刻準備面對人身的危險和先於競爭者到達現場的魄力和決心已經不夠。因為總是會有一個不是記者的人偶然在場,在時間上搶在你的前面。僅僅說“我在那裏,向你們報道我所看到的那件事”是不夠的,因為直接證據已經成為豐富和廉價的第一手材料。接近公眾已被簡化,進入信息交易的傳統障礙也被打破,報刊在互聯網上的網站與記者的博客和不同層次的讀者的博客攪和到了一起。一名記者對異國他鄉發表的任何看法馬上會被他的受眾通過強大和快速的工具——如維基百科和谷歌——予以篩選。

實際上,正是這種可用信息量的猛增和信息傳遞的快速,推動了質量、可靠性和嚴肅性的選擇。單憑會使用計算機或擺弄攝影機已經不足以成為記者。像在法拉奇時代那樣,勇於去遙遠的地方或面對困難和危險還是不夠的。電子產品的超級市場出售的光盤中沒有職業道德、知識分子的誠信義務、審查新聞來源的原則、避免利益沖突的能力、歷史修養等內容的軟件。公民義務,習慣於對得知的真相、老生常談和陳詞濫調提出質疑,通過從以往事實中積累的知識去準備撰寫報道文章,這就是記者與“商品”運作者之間的區別所在。新技術並沒有改變支配著新聞質量和可靠性的基本原則。對記者職業最嚴重的威脅並不總是來自新媒體的競爭,而是來自於交易和信息間的交錯糾結,來自於利益的沖突,來自於屈從,來自於記者與政客之間、記者與經濟掌控者之間,或者只是記者與他們的消息來源之間的勾結和同謀。當新聞成為交換的商品,以此來牟取相互的利益,並服務於隱蔽而不可告人的計劃——從推理上來說是指權力機構、政黨、黑手黨和結組的計劃——時,才會出現上述的情況。每當記者為“別的”利益服務,而不為他們的受眾服務時,大眾媒體為催生一個消息透明、意識自身權利的文明社會而承擔的作用就會喪失殆盡。新聞史上最輝煌的篇章總是源於這個職業的崇高威望、權威性和它對民主社會中“合法政權”的監督作用。

至於說到敘述的質量,它不能容忍目前信息市場上出現那麽多的新主角。競爭越多,選擇就越嚴格。去書店尋找法拉奇作品的人正是那些擁擠在MySpace網[4]上用稚嫩的語句書寫內心思想日記的青年人。這麽多年後,她的作品還在被人們閱讀。這不是一件偶然的事,這是她以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和滿腔激情把畢生貢獻給這個職業所獲得的獎狀。她是一個獻身於有著“非凡和可怕特權”的新聞事業的人。

費代裏科·蘭皮尼

2008年10月


[1]奧古斯托·皮諾切特(Augusto Pinochet, 1915—2006),智利獨裁者。曾任智利陸軍總司令,1973年9月11日發動軍事政變,推翻民選總統阿連德,出任軍人執政委員會主席。1974年出任智利總統兼陸軍總司令,開始對智利的獨裁統治。1990年3月被迫讓出總統職位,但繼續擔任陸軍總司令八年。

[2]因德羅·蒙塔內利(Indro Montanelli, 1909-2001),意大利著名記者、作家和歷史學家。

[3]YouTube網是全球最大的視頻分享網站,用戶可下載、觀看及分享影片或短片。2005年創立,2006年11月被谷歌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