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班昭續《漢書》(第2/2頁)

而就是這樣一部偉大的史學著作,班固死的時候還有八篇表和一篇《天文志》還是一些散失的篇章,沒有寫完。

沒寫完,就只能是一部殘書了。

惜哉!

幸而,班固有一個才學超群的妹妹班昭,接過了班固的筆,繼續完成寫書大業。

班昭,字惠班,又名姬,乃班彪的小女兒,博學高才,十四歲嫁給同郡人曹世叔,早寡。曾在班固活著的時候參與《漢書》的纂寫工作,是續寫該書的不二人選。

劉肇也深為《漢書》未完而大感惋惜,得知班固的冤情後,嚴懲了種兢,詔令班昭和當時的名儒馬續一起到皇家的東觀藏書閣把剩下的部分續完。

通過在藏書閣埋頭苦讀大量史籍,整理、核校父兄遺留下來的散亂篇章,班昭夙興夜寐,在原稿基礎上補寫了八表:《異姓諸侯王表》、《諸侯王表》、《王子侯表》、《高惠高後文功臣表》、《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外戚恩澤侯表》、《百官公卿表》和《古今人表》。

馬續,字季剛,是馬援的侄孫,有很好的家學,他把其中的《天文志》給補上了。

歷經幾十年艱辛,《漢書》才算完整面世,雖先後經四個人撰寫,但讀起來卻“後先媲美,如出一手”,和諧一體,渾然天成。

班昭也因之成為了中國第一個女史學家,也是“二十六史”當中絕無僅有的女作者。

劉肇感服於班昭的德才,多次召她進宮,讓皇後和諸嬪妃拜她為師,向她學習儒家經典、天文、數學,從而使班昭聲名大震。

班昭丈夫姓曹,人們便尊她為“曹大家”。

除在史學方面編撰《漢書》卓有成就外,她還是一位傑出的文學家,著有賦、頌、銘、誄、問、注、哀辭、書、論、上疏、遺令等共十六篇,原有集三卷,大都失傳,現只留下《東征賦》和《女誡》七篇。

其中的《東征賦》,被昭明太子蕭統編入《文選》,保存了下來。

清代女作家趙傅在《後漢列女頌(並序)》中贊她“東觀續史,賦頌並嫻”。

作為第一位女史學家和文學家,班昭名留青史,光照人間。

金星上的班昭隕石坑就是以她的名字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