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天道好還(第2/2頁)

他這樣做的目的,不過是想自保。

他希望通過自己在工作上的成效在朝中樹立威信,從而借助朝野的口碑活下去。

但他始終無法消除自己內心的恐懼。

三十三年前造下的孽債陰魂不散,夜夜纏繞在夢中!

那時,他不過是黃門小宦官,為了在宮中站穩腳跟,他盡心服侍章帝劉炟。

可惜,三十歲的劉炟,卻長了一顆六十歲的心臟,走三步就要喘上四口氣,一陣風吹來,就要叉腰扶墻,免被刮倒。

把自己下半生寄托在劉炟身上,很不靠譜。

宮中的宦官都在尋找新的靠山。

大多數人把寶押到了後宮宋貴人的身上。

年輕的蔡倫卻是個天生的陰謀家,他選擇了不被人們看好的竇皇後。

劉炟的身體每況愈下,一天不如一天。

宮中爭權奪位的形勢驟然緊張,隱成三足鼎立之勢。

這三足的代表人物分別是竇皇後、梁貴人、宋貴人。

似乎,竇皇後最沒有前途。

因為梁貴人、宋貴人都生有兒子。梁貴人的兒子劉肇聰明伶俐,很招劉炟的喜愛,更可怕的是,宋貴人的兒子劉慶已被冊立為太子。而竇皇後侍寢多年,卻胎毛也沒產下一根。

把寶押在宋貴人的身上,就相當於把寶押在了太子劉慶的身上。這是正常人的思路。

難道不是嗎?哪天劉炟翹了,劉慶繼承大統,不就是新的領導人了嗎?

蔡倫沒有草率做決定,而是通過細心的觀察和周密的考慮,毅然決然地加入了竇皇後的陣營。

這真是不走尋常路!

蔡倫這樣做的依據是:竇皇後這時勢單力弱,正是用人之際,一旦投奔,就會得到重用。而且,事在人為,趁著劉炟尚在人世,憑“皇後”這個牌子,不信不能扳倒對手,笑到最後。

果然,蔡倫很快就取得了竇皇後的信任。在蔡倫的精心策劃下,宋貴人以“挾邪媚道”罪被殺,太子劉慶被貶為清河王。而梁貴人所生的兒子劉肇被強行收至竇皇後名下,成為了竇皇後的養子,梁貴人本人則被誣陷含冤屈死。

一切都按預料發展。

所有的事都料理停當,劉炟適時地掛了。

十歲的劉肇即位,由竇太後臨朝稱制,蔡倫收到人生中第一筆豐厚的回報:封中常侍,與九卿同級,可出入宮禁,參與軍機,隨皇帝左右,為皇帝的從政顧問,掌管宮廷文書和百官上書。

但事情並未止於此,他的官職還在不斷上升——由於外戚勢力過度膨脹,蔡倫聯合鄭眾等人幫助十四歲的劉肇殺死了執掌實權的外戚代表人物竇憲,還政於帝。

蔡倫和鄭眾等人並列為侯,歷史上的宦官封侯,自此而始。

劉肇二十七歲病死,又是蔡倫,他和鄧太後一起,把尚未滿月的殤帝劉隆抱上了龍位。

應該說,這時的蔡倫是志得意滿,名望達到了人生的巔峰。

然而好景不長,劉隆在位才八個月,就患上了一場大病,死了。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帝位竟然傳給了被廢太子劉慶的兒子劉祜!

這下完了。

所以說,從劉祜即位的那天開始,蔡倫就沒安心過過一天好日子。

天道好還,報應不爽。

該來的總是會來的。

蔡倫終於等來了他命中最後的裁決:劉祜給他下了一道聖旨,要他自動自覺到廷尉處交待當年誣陷兩貴人的罪行。

出來混,始終是要還的。

蔡倫長嘆一聲,自知不能免除一死,“恥受辱,乃沐浴整衣冠,飲藥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