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世祖(二)(第2/13頁)

冒辟疆族孫冒廣生編《冒巢民先生年譜》康熙七年條:"適李氏姐六十歲,為詩祝。"《巢民詩集》"壽姐六十詩"注:"姐長余二歲,長齋繡佛已十年矣。"嵩少公墓志:"女一,適封吏部主事李公伯龍孫,文學之才,子吾鼎,邑庠生。"祭蘇孺人文:"……崩坼後,姐之夫家,覆巢幾無完卵。余抵死相救,破家數千金,又割宅同居,數年中形影相依,利害與共。"

此即寄龔詩的"破家割千金"。冒辟疆祭妻蘇孺人原文為:"吾姐長二歲,齒相亞也。妻愛事如尊嫜,溢恒情矣。崩坼後,姐之夫家,覆巢幾無完卵,余抵死相救,破家數千金。妻不惜罄己奩、兩媳奩,傾倒相助。妻媳死,含殮無具,人共睹聞。又割宅同居,數年中形影相依,利害與共。幸生全,仇視嬰杵,極不可言,每午夜相對,淚下不可解。"

此中骨肉之慘,本人既不忍言,他人亦無可考。但當順治七年三月十五,冒辟疆的至好為他在揚州做四十歲生日時,各方贈詩甚多,其中無錫黃傳祖的一首七言古風,對冒辟疆頻年行蹤卻有概略的透露:"一朝散去風煙變,死生難考金蘭傳。頗聞冒子困他鄉,江北江南罕謀面。"一江之隔,知好罕得謀面,其為避人追蹤,可想而知。

於此我另有一個疑問,即順治七年秋天至八年二月,這幾個月的冒辟疆,行蹤不明。《同人集》中倡和詩,雖以地分,而實按時序,順治六年冬至七年春,為"三十二美蓉齋倡和",這是在龔芝麓家作文酒之會;然後冒辟疆移寓趙而忭家,即有"友雲軒倡和",最後一題為"友沂盟兄將返湘澤,寄詩留別,即次原韻奉答",時在順治七年秋天。以下便是"深翠山房倡和",第一首為黃岡杜凱的"辟疆盟兄評點李長吉集歌",不著年月;第二首為李長科所作,題為"辟疆招集深翠山房,即席和尊公先生原韻",為和冒起宗的一首七律,首二句雲:"市隱翛然山水音,草堂秋色翠深深",知為秋天;又一題為顧大善所作,題為"辛卯嘉平月夜宿深翠山房",點出年份。

辛卯為順治八年。年譜載是年事雲:"春,董小宛卒。《樸巢文選·亡妾董氏哀辭》:'余與子形影交儷者九年,今辛卯獻歲二日長逝,謹蔔閏二月之望日,妥香靈於南阡影梅庵。'"按:既稱九年,則當歿在庚寅,而言辛卯長逝,為有所諱,已見前考。不言蔔葬,而言"妥香靈",亦即設靈,已暗示為一衣冠冢。而蔔於"閏二月之望日"尤有深意。

當董小宛被劫而諱言為死時,冒辟疆說過一句話:"小宛死,等於我死。"雙親在堂,此為失言,所以他此後再也沒有說過任何消極的話;但"小宛死,等於我死"這句話,卻有具體的自悼的事實。巧的是,是年恰好閏二月;如非閏年,閏二月就是三月,"閏二月之望日",便是三月十五,為冒辟疆的生日。選在這天為董小宛設靈於影梅庵,寓有心喪自葬的深意在內。

自順治七年庚寅初冬至八年辛卯初春,約有四個月的時間,冒辟疆的行蹤成謎,在他自己追憶往事的詩文中,既絕口不談;同人投贈之作,亦無線索可尋。這一段時間,他到哪裏去了?

我有一個假設,在提出以前,必須先介紹方家父子。方家父子者,桐城方拱乾與他的長子方玄成。桐城之方有兩家,與冒辟疆齊名的方以智是一家,方拱乾父子又是一家。方拱乾晚境坎坷,但行事別有苦心。當福王在南京即位後,忽然來了一個"朱雲太子",使得福王的地位很尷尬。這個所謂"太子",實在是假冒的;事實上擁立福王的劉正宗之流,已決定假的也好,真的也好,一律當作假冒來辦。但是,要證明為假太子,卻不容易;只有一個人具此資格,就是方拱乾,因為他曾官詹事府少詹事,為東宮官屬,見過崇禎的所有皇子。

於是請了方拱乾來認人,一看是假冒的,方拱乾卻不作聲,意思便是當真的看。其時為此案已鬧得天翻地覆,雄踞上遊的左良玉揚言將舉兵清君側,因此方拱乾的態度非常重要,只要他能具體指證為假冒,事態立即可以澄清,但方拱乾吝於一言;這自然不是唯恐天下不亂,而是:第一,福王不似人君;第二,此"太子"雖假,尚有兩"太子"在北方下落不明,亦可能會到南京,神器有歸;第三,為百姓留著"吾君有子未死"的希望,可以號召仁人義士,反清復明。

這個想法是不是切合實際,可以不論,但當時只要他肯說一句"假的!"富貴可以立致,否則必為劉正宗等人恨之入骨,而方拱乾寧取後者,其為人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