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裂 痕(第3/7頁)

16。至於禮儀華飾一節也應作改變,譬如天王急於鏟除“邪魔”,乃將龍歸類其中,但是龍乃是帝王威儀榮耀之象征,應與“邪魔”加以區分。楊秀清表示,龍宮、龍船、龍袍都值得敬拜,不應與害人作孽的東海蛇妖及其屬下妖怪相混淆17

這種有關禮儀的討論——或說沖突——要回溯到紫荊山“拜上帝教”形成期間,甚至可溯及1837年洪秀全的異夢。因為天父皇上帝在夢中身穿黑色龍袍,太平天國的書刊皆如此刊載,甚至信徒夢中的天父形象也是如此18。1849年,洪秀全最忠誠的追隨者得到允諾,他們若堅持不懈,取得勝利的話,總有一天也會身穿龍袍,腰別角帶;而他們若是行惡,就會死於非命19。在1850年,洪秀全避居鄉間的地方就被稱為“金龍殿”,太平軍的主要將領(包括楊秀清)都去過那裏20。洪秀全對楊秀清辯稱,兄長耶穌早在紫荊山就曾下凡說“龍是妖”,不過,“金龍殿之龍是大寶也,非妖也”,洪秀全取其前者,而略後者21

太平軍北伐(1853—1855)

1853年夏天,太平天國定都天京,洪秀全出兵北伐,欲攻下北京,一舉滅清。到了10月,約有三萬太平軍兵臨天津外緣,離北京已不足百裏。太平軍在此遭遇官軍,漸次南退,諸鎮相繼失守,最後退到大運河邊的連鎮。太平軍在此被官軍困了八個月,於1855年3月被殲滅。此處所見之圖可能系天津商人為答謝官軍,特請匠人繪成十幅圖,上呈官軍統帥僧格林沁。此處收錄四幅。(原件藏於美國哈佛大學燕京圖書館)

圖一、圖二可見官軍火攻太平軍,驅而趕之。

第三圖為官軍將太平軍圍在連鎮,四周有土墻炮陣。

第四圖中可見林鳳翔跪在僧格林沁面前,車馬輜重皆落入官軍手中,林鳳翔旋遭斬首。

有一份太平天國的內部文件(該文件並未向所有的太平天國將士散發,但是洪秀全和楊秀清應該知道)引用了1848年秋耶穌在平南山的話,原文如下:

“洪秀全胞弟,星宿說及龍妖,爾還不覺乎?海龍就是妖魔頭,凡間所說閻羅妖正是他,東海龍妖也是他,總是他變身,纏捉凡間人靈魂。爾當前升高天,同天兵天將逐這個四方頭紅眼睛妖魔頭,就是他。爾今就忘記乎?”天王曰:“徼天見說明,小弟幾不覺矣。”22

洪秀全按楊秀清所欲的思路解釋這段經文——他隨即溫言表示“今而後,天國天朝所刻之龍盡是寶貝金龍,不用金眼”——其實,洪秀全在有關肖像、肖像解釋及其與偶像崇拜的關系等問題的長期爭論中作了讓步。

如果洪秀全要保持他在太平天國運動中的至高地位,就不得置疑他那次天堂之旅。楊秀清或可代傳上帝旨意,但洪秀全可是親眼見過上帝,和上帝說過話,記住上帝胡須和衣服的顏色,他還見過耶穌,同耶穌說過話。因此,當他讀到一長段經文,大力宣揚基督教的信念,但卻否認上帝有形的說法,洪秀全便仔細改過,然後才把它當作太平天國的聖書散發出去。他對《聖經》作了增刪,刪去“上帝無形、不可見”的說法,卻加上“只有升天的人才有見上帝”。洪秀全還刪了一大段話:“上帝無形、無聲、無味;通過凡身,我們看不到他的形體,聽不到他的聲音,感知不到他的存在。”洪秀全用譬如“上帝能知屋子漏水”之類的通俗比喻來代替,用意在把他見過的上帝人格化。這些文字經過刪增之後,成了太平天國的聖書,在1854年刊行於世。23

洪秀全正式宣布,東王坦誠,忠實無畏,甚慰朕心,加封“勸慰師”和“聖神風”,此舉在神學上的意義甚深。是太平天國將“聖靈”(Holy Ghost)譯為“聖神風”。洪秀全稱,授予此銜意在呼應耶穌的話語,耶穌對門徒說:“來日勸慰師將降臨人間。”洪秀全這裏指的是《約翰福音》第14章,太平天國雖然還未刊印《約翰福音》,但在洪秀全幾年前已有郭士立的漢譯本了。據約翰所記,在最後的晚餐結束時,耶穌告訴那些心焦的門徒:“又吾求父,另以勸慰師賜爾,可與爾永居也。”耶穌又講:“勸慰師而聖神,父緣我名而遣者,彼將以萬理教爾,又以我語爾諸言示爾記憶也。”(《約翰福音》第14章第16節、26節)

以聖神風、勸慰師稱楊秀清,始於太平天國癸醜三年(1853年)11月。當時,楊秀清以天父身份杖責洪秀全,事後又以東王身份登朝勸慰。洪秀全欣然稱楊秀清所奏乃金石名言,曰:“前天兄耶穌奉天父七帝命,降生猶太國,曾諭門徒曰:厚曰有勸慰師臨世,爾兄觀今日清胞所奏及觀胞所行為,前天兄所說勸慰師、聖神風即是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