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請注意,現在我是皇帝(第2/9頁)

除此之外,趙匡胤還宣布把後周原有的朝臣們都原職留任,並派出使者向國內所有外鎮通告,不僅僅要說明自己已經當上了皇帝,更要讓天下人都知道,除了皇帝換了之外,其實什麽都和往常一樣,大家都不必驚慌。

但是所有美好的諾言,至少在外表上看都和謊言挺像的,所以要是有人不相信的話,那可一點都不奇怪。但是誰也沒有料到,第一個公然跳出來要和趙匡胤掰掰手腕竟然不是李重進而會是李筠。

李筠,並州(今山西太原)人,幼年從軍,以勇力著稱,史稱能開百斤硬弓。在後唐時期已經名揚軍界,到了郭威的手下,更被任命為昭義軍節度使,駐守潞州(今山西長治),幾乎以其一部之力來抵擋整個北漢。大家還記得他當年怎樣把劉崇拖住,給柴榮爭取的時間吧?真是既忠且勇,但是他為人卻有一個極大的毛病,他特別地注重資歷。

在他的心目中,你光有能力不行,你有成績還不行,你無論如何都不行,除非,這些再加上你有比他還要高的資歷,這樣才行。

當年的柴榮強不強?李筠就敢公然叫板,他擅自征用國家賦稅,招集天下亡命之徒,增強自己的實力。這還了得?柴榮派來的監軍實在忍不住說了他幾句,他的反應是立即暴跳如雷,把該監軍使關進了大牢。

事兒鬧大了,公開上報到了柴榮那裏。柴榮大怒,滿心地想暴打他一頓讓他長點記性,可是那時柴榮正以傾國之力與南唐爭奪江北,無論如何都不敢讓後院起火,於是也就只好僅僅寫了份公文扔給了潞州,臭罵了李筠幾句了事。

這明明是柴榮顧全大局,沒心跟李筠較真。可是在李筠的心裏可就不這麽想了,哈哈,以柴榮之強,都要對我妥協,說明我李筠真的是極其強大、非常特殊,且無人強惹的!現在你趙匡胤一個提不起來的小後輩竟然想爬到我的頭上,當我的皇帝?!憑什麽?還要我日日稱臣,天天朝拜,你做夢!

就這樣,在接待趙匡胤派到潞州傳旨的使者時,李筠一肚子的邪火無處排泄,終於都當場爆發了出來。但是說實話,場面一點都不火暴,只顯得十足膩歪的小家子氣。

先是李筠千不情萬不願,態度極其惡劣,但還是以臣子之禮跪接了趙匡胤的聖旨,史稱這是在他的兒子李守節和眾將士的苦勸之下,才勉強為之的。可是接著宴請使者時,他的舉動就讓所有人瞠目結舌了。他居然突然間拿出了一幅畫掛了起來,並且對著畫像傷心痛哭,沒完沒了。

當時沒有人不心驚肉跳,因為那幅畫上畫的居然是後周的開國皇帝郭威!(怎麽樣?不是柴榮是郭威,柴榮的資歷都不夠)

不知道當時的使者是哪位,史書中沒有記載,也不知道當時是不是有人惡心到要當堂嘔吐——大丈夫說反就反,說服就服。如果要反,就不要接旨,如果要忍,就不要在酒桌上裝女人掉眼淚,索性孫子裝到底,直到突然間翻臉拔刀子。像他這樣孫子也沒裝成,刀子也沒敢拔,這算是什麽?

這件事只有一個結果,讓趙匡胤知道了刀子可能藏在誰身上,從而早有準備;還有就是,李筠突然間接到了北漢皇帝劉鈞的一封密信(蠟書)。

劉鈞對他說,世界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李筠,我們合作吧。

李筠拿著劉鈞的密信覺得鬧心。反嗎?心裏真是沒底,趙匡胤是什麽人,他身在後周自然清楚,尤其是開封都城裏的禁軍人數、質量,都不是地方上的節度使所能相比的,這他都心知肚明;但是不反?又真的是於心不甘!何況,連死敵劉鈞都知道他要反了,還裝成個乖寶寶有什麽意思?還有誰能信呢?

反,還是不反?這是個問題……面臨重大決擇,李筠再度苦悶,反復地權衡啊思考啊,再思考啊權衡,於是歷史就又證明了一句老話的準確性——長考出臭棋。他最後作出來的決定讓人看不懂,他竟然把劉鈞秘密送來,僅限於當事幾個人所知道的密信上繳給了趙匡胤,希望用這個能夠證明,讓趙匡胤也讓天下人都明白,他對新興的宋朝還是非常的忠心耿耿。

於是就輪到趙匡胤郁悶了,他可真不知道自己是哪兒做錯了,讓李筠把他當成了個傻小子。這有點像是一邊打一邊拉,既示好又反抗吧?難道李筠是想弄到些更大的好處嗎?哼哼,可是要用謀反來要挾,這誠意就未免顯得太大了點。

說實話,趙匡胤這幾天心情不錯,他派到各地的使者們大都回來了,基本上消息都不錯。最壞的,當然就是李筠,但是李筠畢竟也當堂接了旨,不管打了多少的折扣,還是表示了臣服。

而最大的驚喜居然來自李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