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豺狼的末日(第6/8頁)

全被他料中了,他死了沒幾天,潘羅支就卷土重來,黨項人竭盡全力也只是能保著他的兒子逃回靈州城。

西涼府才得就又丟了。

這時是個天大的利好機會,少不更事的李德明被一群狼圍在中間。宋朝、吐蕃、回鶻,個個都恨不得生吃了他爹,再拿李繼遷的骨頭做成標本,擺在榮譽室裏長期炫耀。

還有遼國,別以為契丹人就真的把李繼遷當成親愛的女婿來看待,就算李德明真的是那位遼國義成公主親生的又怎麽樣?遼國上演過那麽多次親兄弟奪位,還有親奶奶和親孫子都不共戴天,一群才交往不過十五年的黨項人憑什麽就想得到無私的寵愛?

所以機會大好,只看敢不敢火中取栗殺過去!

但是嘆口氣吧,那個年月沒有電話只有快馬,而且靈州城還在黨項人的手裏,消息都被隔斷,宋朝要在第二年的春節過後,也就是公元一零零四年的二三月份,才知道西北邊出了這樣的事。

宋朝緊急開會,討論一下怎樣給李繼遷安排一下後事呢?據說當年的西北邊疆,宋朝的每一個將軍都急不可耐,整頓軍馬,就等著一聲令下殺進黨項,把靈州城、定難五州都搶回來。其中尤其是曹瑋,他都恨不得先行動後匯報,這種事先到先得,誰搶了就是誰的,就像當年劉備搶荊州一樣,晚到一步,就變成了孫權的。

但是能氣死你,宋朝的君臣們開了好長的會,把彼此的腦子都互相攪擾了一番之後,作出的決定居然是——繼續優待……趙恒派一位中樞大臣(是誰沒說)到邊境,找到了李繼遷的漢人親信張浦,傳達了對李德明的好意。

趙恒說:“阿移既孤,宜即招撫。”只要能退出靈州城,安守些本分,宋朝就不會虧待你。但是阿移的反應卻超級緩慢,他磨磨蹭蹭,拖延了好久,才回了一次話。

說,他老爸還沒下葬呢,喪事期間,頭暈眼花心也亂,實在沒法辦公。您容我兩天成不?

成,趙恒沒催他。因為天朝上國講究的就是這個。孔聖人規定,為父母服喪,三年期間都得當行屍走肉,不許辦公,不許居家,不許喝酒喧嘩,更不許和妻子親熱,等等,才算是一個最低限度的“人”。

所以要對阿移的孝心和人格表示尊重……就這樣,當李德明再次回信的時候,他已經成了大遼國蕭太後的乖乖外孫,李繼遷也得到了遼國的追封,成了尚書令。遼國還派專人到靈州城吊孝發喪。

機會失去了,在當時在後來,千百年裏都有無數的人對趙恒豎起了中指,嚴重鄙視他浪費了這樣千載難逢的黃金機會。為什麽不出兵?只要稍微強硬些,靈州和定難五州就不一定會是誰的了,就算還是奪不回來,也能讓黨項人雪上加霜,讓他們徹底灰暗,怎麽還會有西夏後來的迅速坐大?

但是事情遠遠沒有那麽簡單,現在回顧一下,為什麽我要浪費那麽多的篇幅,從趙恒即位,到李繼遷死亡,這一段三五年間的歷史事無巨細、不管是三國間的血腥戰爭,還是一點點的磨擦糾紛,都一一介紹,唯恐不清?

就是針對歷朝歷代的史書裏,包括近現代的各位名家的著作裏,都存在著的一個缺陷——分門別類寫歷史。寫宋與遼,那麽就單寫他們之間的事;寫宋與西夏,那麽除了他們之外,就不說其他。可事實上,這三個國家是掐在一起擰成一團的,完全就是八九百年後之後的另一個《三國演義》,互相牽制,單獨說事根本就說不清。

比如說現在趙恒對李德明手軟,真的是宋朝的軟骨病開始發作?或者說趙恒比他老爹差太多了,他爸要是有這等機會,就算再沒兵沒糧都不不會放過,他能把皇宮裏的侍衛都派上戰場,去撿這個大便宜。

好啊,那的確是趙光義能做出來的事。以前把李繼遷逼反不就是這樣?也是和遼國掐得正歡,急著扳回劣勢,想北邊損失西北補,結果給子孫後代惹來無窮無盡,看不見頭的大麻煩。

那麽現在趙恒也得這樣的勇敢貪婪,才算是英雄好漢?

前面剛剛提到,宋朝在北方定州一線,布置下整整十五萬的大軍,時刻戒備,就算契丹人悠閑地睡大覺,宋朝都不敢松開刀把子。這是什麽日子?腦袋時刻都頂在狼嘴裏,還想著再主動出兵打別人,徹底瘋了吧。

這就是當年的真相,事情有輕重緩急,趙恒最起碼是個理智的人,不能為了砍別人一條大腿,就自己丟了大半截身子是不是?所以先寬容一下小毛孩子李德明是個相當不錯的決定,反正到他長大還有很長一段時間,有賬不怕算。

不過這個世界實在是太瘋狂了,一樣還是這些人,這些事,只是兩三個月以後,趙恒就突然改變了主意。幹掉李德明,馬上就出兵,管他什麽遼國不遼國,想幹就幹了。而且奇妙的是,他的理由照樣充分,無可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