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投降(第3/6頁)

更要命的是開始缺糧了。第一他不是主攻部隊,糧草的接濟本就不如李憲、高遵裕等人;第二他跑得太快,這讓西夏人猝不及防,也讓後面的運糧隊追不上。

怎麽辦?當此關頭,種諤沒有畏懼,他相信有敵人吃的,就有自己吃的,只要能打勝仗奪過來!鄜延軍團繼續前進,下一個目標是白池,再下一個目標就是靈州。

應該說一下王中正了。同樣是太監,李憲長驅直入銳不可當,他卻一直沒消息,真是讓人著急,忍不住問一聲,你死到哪兒去了?

王中正沒死,他一直非常頑強地……堅持著。

他所率領的河東軍出發得很早,比種諤還早了一天,在九月二十三日從麟州出發。說實話他是五路西征軍裏最幸福的一支,首先出發點就獨一無二。麟州在河東路,與其他的西北軍有天壤之別,有錢有糧、兵力強悍,之前的折家軍等部隊都在他的轄區裏。

出發前管運糧的轉運使莊公嶽還專門趕過來請示,您需要多少天的糧?王中正很認真地想了想,說要半個月的。

莊公嶽當時就沉默了,這也就是說,滅掉西夏國這樣重大的任務只需要半個月就能完成?心裏有這樣的問號,可莊公嶽什麽都沒多說。他是個成熟的公務員,你要多少我給多少,只是需要您親筆簽署這條命令。

王中正也真的寫了,之後點兵出發。

出了國門之後,這位大太監充分表現出了一個軍事工作者的“謹慎”。他的謹慎是其他四路指揮官所望塵莫及的,是拍馬都追不上的,是做夢都想象不到的。比如他不許士兵生火做飯,不許牲口鳴叫,全軍不許發出任何響動,以免暴露軍隊的行蹤,招來敵人。

可是他身在最外線,種諤走的又是東路,既讓出了高衙內的道兒,又提前把他前方路上所有的敵軍都砍倒,已經是一馬平川沒有任何危險了,你這個死太監還緊張什麽?

沒興趣把寶貴的文字用在痛罵這個閹人身上,直接說河東軍的出兵整過程。如此這般,一路之上沒遇到任何敵軍,冷、餓兩點就折磨死了宋軍兩萬主戰部隊。勉強支撐到了神堆,隨軍的民夫一聽這裏和種諤的綏德城非常近,立即就散夥了。

根本沒法控制,雖然,民夫這樣,但河東軍的素質還是很高的。他們聽從王中正的命令繼續前進,只不過到了奈王井後,糧食全部吃光,不想死就只有退軍。

十月底,河東軍退回宋境,進行休整。步騎總和6萬人,民夫6萬、馬2000匹、驢3000頭。另有民夫5萬人作為後備的強大部隊,出兵40余天,只是進行了一次野外徒步,就結束了使命。

另一方面,劉昌祚的涇原軍已經把戰火燒到了靈州城門。

沒錯,不是城下,是城門。涇原鐵騎狂飆突進,行動路線的選擇,時機的把握空前成功,當他們出現在靈州城前時,守城的西夏人一點反應都沒有,他們不懂,為什麽層層堵截,宋朝人還能突然出現。

驚愕中西夏軍隊做出一個非常英勇,也最失算的決定。面對涇原軍,他們立即派兵出城迎戰,而不是第一時間堅守。

這是自信,可惜腦子太蠢,沒能衡量出雙方力量的起碼對比。自古以來,最好的城防部隊也別想和野戰部隊平地交鋒,涇原軍既然能突破一路之上那麽多西夏的野戰兵團,其戰鬥力可想而知,是你們這些防守型的城墻兵能對付得了的嗎?

可西夏人就這樣沖到城外了。劉昌祚瞬間狂喜,蒼天在上,這是他事前不敢奢望的好運,透過湧出來的西夏大兵,他看到的是大開著的靈州城門!

他命令前鋒把敵軍拖住,後軍一擁而上,直接搶關。那一天眼看人馬踩踏,靈州城的大門被蜂擁而上的宋軍抵近,只差一點點就沖了進去。只要沖進去,無論是戰略意義,還是部隊的給養,都迎刃而解。可是就在這時,有一匹快馬發瘋一樣地從後面沖進了涇原軍的隊伍。

從後面來的,是自己人。這匹快馬不惜一切代價,盡最快的速度帶來了西征主將的命令。一直隱身的高遵裕終於現身了,他不知用了什麽樣的偵察力量,居然能這樣準地把握住涇原軍的一舉一動,在最關鍵的時刻,送來了決定整個西征大局的命令。

他命令,涇原軍停止攻擊,不管戰爭進行到了哪一步,立即停下來。理由是他身為主將,正和西夏談判,宋軍就要不戰而勝了。

劉昌祚瞬間僵硬,他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稍微有一點點戰爭常識的人都知道,破門而入是唯一的硬道理,與之相比,什麽見鬼的談判都是騙人的。退一萬步講,就算真在談,也會隨著戰爭的進程而發生改變。很明顯,高遵裕是要搶功,他不願由劉昌祚攻下靈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