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第2/8頁)

“商人大街,國王大街,旅館大街。”醫生告訴他們。他離開寬闊的努烏阿努大街,拐進了堡壘商人大街的街角,給兩個華人看J&W商店。“這是我工作的地方。”他說,兩個仆人贊嘆不已,醫生又拿起幾匹深色布料遞給玉珍,兩人更是驚得目瞪口呆。

最後,他來到了一條東西走向的寬闊大街,為了向大不列顛致敬,這條街被命名為布列塔尼亞大街。醫生教兩個華人說這個重要的名字,告訴他們,他們正站在努烏阿努和布列塔尼亞大街的拐角,兩個人聽懂了。隨後,醫生指著一圈氣派的護欄,裏面圍著一座大宅子,坐落在海灣的西邊角落裏。他跟兩個人說清楚這個位置之後,醫生打開了大門說:“這是我家。”

三個說著三種不同語言的人都露出了微笑。兩個華人看著惠普爾的府邸,不禁肅然起敬。宅子坐落於三英畝土地的中央,地下是大塊的珊瑚礁。這是一座巨大的木質單層建築物,外面環繞著一圈十分寬大的門廊。內部所有的房間都因此而十分幽暗涼爽。每個房間均可直接走到環廊上。珊瑚礁地基上覆蓋著茂盛絢爛的巴豆屬植物,這是H&H公司的一位船長最近引進到夏威夷的,這些植物能長出巨大的彩色葉片,在雨中或日光下發出七色的光芒,將整片大宅包裹在熱帶美景之中。

惠普爾醫生喊了一句,他的妻子便從前門走了出來,那是一位矮小的新英格蘭婦女,滿頭白發,身上套著一件圍裙。她急匆匆地穿過環廊走上草地,沖著兩個華人伸出了手。“這是我太太。”惠普爾醫生鄭重地介紹道,“這是廚師姬滿基,還有幫傭姬太太。”滿基夫婦各鞠了一躬。惠普爾太太說:“我領你們到新的住處去。”說完,她向兩人示意惠普爾家的餐廳在這座大木屋的後面,那裏還有一條隱蔽的通道可以通向外面的廚房,所有的菜肴都在那裏烹飪。還有另一條通道,盡頭是一座小木屋,這就是姬滿基夫婦的住處。她推開房門,兩人眼前出現了一間緊湊幹凈的小房間,是惠普爾太太那天早晨親自打掃的。從這間房間可以通向另一間,兩人站在那裏不知說什麽好。這時運貨馬車也已經到了,裏面放著兩人的行李,還有一些幹糧、用具和鋪蓋。

“那些都是給你們的。”惠普爾太太熱情地說,拉起了玉珍的手,領她走到那些箱子跟前。那天下午,休利特家的一個女人問:“阿曼達,你的中國仆人聽不懂你說話,他們怎麽能學會做飯呢?”

“他們會學會的。”阿曼達斬釘截鐵地說,她和丈夫同樣擁有新英格蘭地區的堅定信仰,認為人類都擁有智慧。在受雇的頭四個禮拜裏,滿基夫婦一直在接受培訓。身材嬌小的阿曼達・惠普爾早晨五點鐘就起床教滿基學習美式烹調,滿基的聰明令她大為贊賞,不過他那執拗的性格也令她大傷腦筋。比如說,在過去的四十年裏,每個禮拜五,阿曼達都會循例做些自家的酵母。頭兩個禮拜五,滿基在一旁觀摩,學習這種美式烹飪中的基本操作。他看著阿曼達把馬鈴薯放在一個古董級的石頭罐子裏碾碎,加上一點鹽、大量的糖,然後倒進沸水,等全部材料冷卻後,她鄭重其事地往裏放進兩餐匙上禮拜五做好的已經發酵的酵母,這樣就可以做出更多的酵母。阿曼達用這樣的方法將自家酵母的活性整整延續了四十三年,每次人家贊美她的廚藝,她便歸功於這種秘法。因此,在滿基到她家來的第三個禮拜,當她懷著神聖、激動的心情走進廚房,卻發現石頭罐子裏已經盛滿酵母,連下周要用的都做好了後,阿曼達不禁駭然。

阿曼達的眼淚都快湧出來了,她沖滿基大喊大叫。滿基耐著性子聽她嚷嚷了幾分鐘,結果自己也勃然大怒起來。他在廚房裏甩著大辮子四處亂走,嘴裏喊著,做酵母這種事就連傻瓜都只消一個禮拜就能學會。他一直竭力忍讓,才學了兩個禮拜。現在他要阿曼達滾出廚房。阿曼達一點都不知道他說的是什麽,還在繼續為那些浪費了的酵母痛心。滿基幹脆使勁兒拽住她的胳膊,把她推到了外面的草坪上。

禮拜一早晨,新做的酵母依然鮮美如常,阿曼達只好像個哲人似的安慰自己:“口味依然,唯其由他人的雙手奉上。”她驀然覺得,自己已經是個滿頭白發的老奶奶了。

同樣讓滿基感到難以理解的是,美國人竟然如此能吃。那些讓胃口極好的白人甘之如飴的食物,常常令他反胃作嘔。惠普爾家的正餐一般在一天之中最熱的正午時分開始,有魚肉雜燴羹、烤牛肉配約克夏布丁、肥火腿煨卷心菜加奶油、可口的芋頭開胃餅幹蘸黃油、土豆泥、糖漬山藥、腌芒果、澆上厚厚一層醬料的鱷梨沙拉、法式面包配番石榴果凍和肥厚的香蕉派,餐後再來一杯奶油咖啡,抽上幾支雪茄。要是有客人,還要再加上幾盤蔬菜和法國白蘭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