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血戰

南京是古都,但這地名卻很新。

春秋時,這裏屬於吳國,戰國時則屬於楚國。

公元前四世紀,楚威王在此設金陵邑。當時還只是座小城。從風水上看,這裏有王氣,因此有了“龍灣埋金”的故事。所謂王氣,就是說有可能會出現帝王。楚王在湖北王城郢,說東邊有王氣,就是說那裏可能會出現另外的王——即造反的人。於是楚王根據術士建議,用古法埋金,穩住王氣,以免它出來搗亂。埋有金子的陵,就是“金陵”。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憎惡這塊有王氣的土地,擔心只埋下金子作用不大,據說,他鑿山引水,開辟了一條溪流,等於把金陵切為兩半,於是地名就改為秣陵。到三國時代,吳王孫權在此定都,改名建業。他很有點氣概,要在此建統一天下之大業。

其後晉將建業改為建康。唐以後稱江寧。明太祖定都此地,稱“應天府”。明成祖永樂帝十九年(1421年),遷都北京,應天府改為南京。清也以北京為都,滿人和南京沒有“親緣”關系,因此此地又恢復了唐以後的名稱——江寧。但人們已叫慣了南京,這名字便作為通稱仍沿用了下來。

鴉片戰爭時簽訂的和約一般被稱作“南京條約”,但在清朝的文獻中,則寫作“江寧條約”。六朝時代的南京,據說周圍圍繞著十公裏長的城墻。秦始皇開山時引進的水,則被稱作秦淮河,原在城外,現已在城內。夾河兩岸,青樓林立,秦淮已成花街柳巷的代稱。明洪武帝把這裏當國都來營造,此地遂成為一座巨大的城市,僅內城城墻就約有五十公裏長,外城城墻綿延達九十多公裏,山河盡在城內,城墻高度因地而異,最高處有二十米,十分威嚴。

南京城山河交錯,與在平地上造起的北京、長安不同,城內十分不規則。傳統看法,一般將南面中央的門當作正門,也即聚寶門。但是,明代宮殿和政府機關所在地不是在城正北,而是大大地偏向城東,其出入口叫正陽門,顧名思義,正陽門成了南京城的正門。不過,清代南京已不是國都,聚寶門也可看作正門。雨花台正對著聚寶門。清朝被推翻後,聚寶門改名“中華門”,正陽門改稱“光華門”。

太平軍將大炮擡到報恩寺塔上,向城裏開炮,清軍也用炮回擊。太陽落山後太平軍撤退。太平軍意在消耗清軍炮彈,在江上作戰,利用裝泥土的船,在雨花台則用佛像。

聚寶門外可說是寺院區,除報恩寺外,還有碧峰寺、能仁寺、天界寺、西天寺、智德寺等許多寺院。有的寺院也像報恩寺那樣,和尚帶著主要佛像逃難走了,有的寺院佛像全部保留,尤其西天寺,那裏以五百羅漢像聞名,這些羅漢像全部被留了下來。

和佛像不同,羅漢像有各種各樣的姿勢,很像真人,而且有五百個,是最好不過的可利用工具。夜間,太平軍把它們間隔著擺在山坡上,用青草和稻草遮住一半身子,還準備了旗子等小道具,一切就緒後,稀稀落落地點起幾只燈籠,燈籠過多,會顯得不自然,而且也有被清軍看破的危險。在適當微暗中,安排出一種令人感到是士兵散開埋伏著的情景。要誘使清軍開炮,僅僅這樣還不夠,懦弱的軍隊在膽怯時才會開炮。要讓清軍感到這五百羅漢就要攻打過來,因此在雨花台山中,還有幾十名士兵高聲喊叫。

一聽到呐喊聲,城上清軍就害怕地拉開了炮門。隆隆炮聲響到黎明。到了早晨,用望遠鏡一看,城上才發覺是受了騙。太平軍在等待全軍到達,等待期間,敵人已消耗了不少彈藥。水路先鋒隊打著青旗來到南京城下,全軍到達、登岸、攻城,大約用了三天時間。太平軍主力已在下關七裏洲登陸。下關是南京港口,長江中船只在下關開船靠岸。在下關登岸,東邊就可看到南京西城墻。

在南京西城門中,最北的是儀鳳門。儀鳳門依盧龍山而建,城內比城外地勢要高得多。城內可以清楚地看到城外,對進攻一方十分不利。

陰歷二月初三(陽歷三月十二日),太平軍全軍到達。同一天,部分太平軍進攻長江對岸的浦口,徐州遊擊馮景尼敗逃,這一來,太平軍進攻南京時,後側不會遭到襲擊。

太平軍開始了他們所擅長的坑道戰。

南京是天險,但有一個附加條件,即守城軍要保住城外東郊的紫金山。紫金山當時稱作鐘山,從鐘山可俯瞰南京城。紫金山腳下有明孝陵,是明太祖洪武皇帝的墓。清軍並沒有守紫金山之意。和雨花台不同,這是座大山,守衛這裏需要相當多的兵力。清軍兵力守城已然不足,若有守衛這樣大山的兵力,恐怕早就調去守城了。

南京駐有滿族江寧將軍。因為被人們稱作副都,所以滿族軍人和官吏比其他省城要多得多,他們和家屬加在一起,據說有四萬人。滿族人從屬八旗,所以也稱旗人,他們幾乎全都住在內城。內城旗人多,所以稱“滿城”。清代采取隔離的民族政策,差別化對待,因此各民族間難以和睦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