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拉出來遛遛(第2/9頁)

作為後勤補給地,平江至關重要,蔣介石一再叮囑楊森:“長沙失守,你沒有責任;平江失守,你負全責!”

楊森到達平江後,即向敵後派出一支偵察連,以掌握對面之敵的兵力、番號及其部署。

偵察連探聽到敵據點有一座將校俱樂部,內有日本軍妓,常有日方軍官夜晚前去光顧“生意”,正是抓“舌頭”(即俘虜)的良機,只是因對俱樂部內部情況及其道路不熟悉,一時難以下手。

偵察連長任怡便把當地維持會長王海棠找來,曉以民族大義。經過說服教育,維持會長說他的兒子王國華經常去俱樂部,給日軍軍官遞送情報和物品,深知俱樂部內情,可由王國華進行配合。

於是,任怡就派幾個偵察兵化裝成維持會人員,跟著王國華深夜潛入俱樂部。偵察兵們在俱樂部大顯神威,駁殼槍齊打,擊斃數名日本衛兵後,又生擒日軍官一名。這鬼子還賴在地上不肯動彈,偵察兵綁上拖著就走,一路過去,軍官的頭皮都給擦破了。

對偵察兵奇襲俱樂部,王海棠頗有顧慮,怕他如果不及時報告的話,日軍會加害他及附近的老百姓。隨偵察連出擊的一位師部幕僚長見他為難,便給他出了個主意。

王海棠依此辦理,偵察兵的槍一響,他就跑到田裏面,滾一身稀泥,然後跑到日本人那裏報告:“不好了,大大的中國兵打進來了!”

日軍追過去,偵察兵早就跑得無影無蹤。再看王海棠,氣喘籲籲,渾身泥巴,顯然是跑得非常急促,也就沒對他產生懷疑。

“舌頭”帶回後,楊森立即組織突審,從俘虜的口供和搜出的證件中,得知日軍兵力的部署情況是:通城方面是第33師團,嶽陽方面是第6師團。

師團規模的,暫時碰它不得。楊森在地圖上一一掃過去,最後選定通山作為祭旗的第一個對象。他的意圖是以通山作為前進據點,這樣能讓平江進可攻、退可守。

楊森還在部署中,駐通山的日軍倒看他不順眼了,率先對平江發起攻勢。

既來之,則安之,是騾子是馬,都拉出來遛遛。楊森一拳過去,正中其面門,日軍被擊斃不少。有一支騎兵隊,連人帶馬折了十余騎。

通山日軍顯然沒想到對門的如此火辣,頗出意料之外。退卻後不久,到底不甘心,又摸著腫起的臉,傾力來攻。

這次第二十軍把馬刀刺刀都亮了出來:既然如此戀戀不舍,那我們只能用一顆陪你到老的心,跟你玩到底了。

砍過殺過之後,日軍發現新鄰居真的不好惹,趕緊乖乖地縮了回去。

兩番小勝,楊森信心大增。

現在你不找我,我要找你了,這事咱倆一定得好好掰扯掰扯。

楊森自第二十軍中抽出主力團,與集團軍內的其他部隊混編成支隊,向通山發起攻勢。

通山的日軍千錯萬錯,不該先跑出來惹是生非,部隊新敗,導致鬥志不堅。混編支隊一舉攻克通山城,打死日軍一百多人,附近日軍的交通和通訊皆被切斷。

收復通山,又讓楊森找到了一個新的目標。

通山以東有一處地方叫南林橋,它是兩條公路的交匯點,其重要性還在通山之上。

楊森馬上派一個團向南林橋進擊,最初推進很順利。薛嶽得知楊森收復通山,又攻南林橋,大為興奮,他打電話給楊森,說用一個團打南林橋不夠,必須抽調更多部隊,並由師旅以上的戰將親臨指揮。薛嶽還給楊森設定了期限,希望能在五天之內攻克南林橋。

楊森爽快答應,增加一團,並派副師長劉席涵負責指揮。劉席涵非無名之輩,乃楊森麾下驍將,又有兩團的生力軍,如此狠打猛敲,相信前面就是塊冰都得融化了,然而連攻五天,南林橋紋絲不動。

已經到了第五天拂曉,按照薛嶽和楊森的約定,必須在這天早上的九點鐘以前,將南林橋整盤端下。

劉席涵焦急萬分,他知道天一亮,日軍炮火只會加倍熾烈,命中率也將更為準確,相應而來的,希望自然愈加渺茫。

正在長籲短嘆,仿徨無計之時,劉席涵驀一擡頭,發現不知什麽時候忽然起了大霧,重重壘壘的白色霧氣已將南林橋完全覆蓋,僅露出一些高屋房頂,以及大樹長竹的尖端。

這是大自然施發的煙幕彈,真是天助我也!

劉席涵喜出望外,悄悄率部逼近敵據點。在大霧彌漫的情形下,日軍視線不清,根本沒有意識到危險的降臨。

第二十軍齊聲呐喊,一擁而入。霧氣包圍中,日軍難辨東西,槍都不知道該朝哪裏放,川軍又砍又刺,很快就靠近戰肉搏拿下了南林橋。

楊森得到戰報,一掐表,正好!

對於南林橋這樣的戰略要點,楊森志在必得,對手也不甘於輕易放棄,不久日軍又全力反撲。楊森料到了這一點,隨即派出第134師師長楊幹才馳援南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