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禪:皇後的盛典

麟德元年的廢後風波如同一場令人啼笑皆非的鬧劇,在短暫的喧嘩與騷動之後,一切很快就都回復了原樣。

李治和武媚這對冤家看上去鬧得挺兇,可人家夫妻床頭打架床尾和,沒過幾天就又相敬如賓了,唯獨害苦了一大幫忠於天子的朝臣——上官儀丟了腦袋,劉祥道罷了相職,其他人或貶黜或流放,什麽都沒撈著,卻賠上了辛苦大半生賺來的功名富貴。

這樣的教訓真是太深刻了!

為了汲取教訓,滿朝文武從此都當起了聾子和啞巴——不管你們天子夫妻是打是和,都是你們自己家的事,犯不著我們當臣子的冒著殺身流放的危險去瞎攪和!

所以,自從“二聖臨朝”之後,天下好像忽然間就太平無事了,朝臣們也一個個都學會了沉默是金,把高宗李治搞得既納悶又郁悶。

麟德二年(公元665年)二月,李治終於忍不住對宰相們發了牢騷:“煬帝拒諫而亡,朕常以為戒,虛心求諫;而竟無諫者,何也?”

宰相們互相交換了一下眼色,繼續保持沉默。只有司空李勣回答了天子的提問,他說:“陛下所為盡善,群臣無得而諫。”(《資治通鑒》卷二〇一)

李治頓時語塞。

什麽意思?這麽漂亮的話,說了不跟沒說一樣嗎?你是在諷刺朕,還是在跟朕打官腔?

李治知道這根本不是李勣心中的真實想法。可是,在發生了那麽多不盡如人意的事情之後,他還能指望李勣給他什麽答案呢?

這一刻,高宗李治不禁在心裏苦笑——世事真他媽就像一場無可奈何的輪回!想當初他屢屢跟長孫無忌提出類似問題時,老家夥就一再跟他打官腔,沒想到自己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折騰了這麽些年,一心想在君臣之間營造一派忠直進諫、從諫如流的良性互動局面,可到頭來朝堂上還是一片鴉雀無聲,連他最信任的老臣李勣也在跟他打這種政治上絕對正確的哈哈,這太讓人郁悶了!

雖然郁悶,可李治也沒有辦法。大唐君臣就在這種了無生氣的沉默中又挨過了兩年,高宗李治再一次忍無可忍,又接連幾次在朝會上責怪大臣們沒有盡到“進賢才”的責任。

宰相們聞言,照例一言不發,最後是司列少常伯(吏部侍郎)李安期於心不忍,才跟天子說了幾句真話:“天下未嘗沒有賢才,也不是群臣敢遮蔽賢才。只因近來公卿一有推薦,被薦者未獲任用而推薦者先已獲罪,所以人人三緘其口。陛下若真能推誠以待賢才,誰不願舉其所知呢?此關鍵在於陛下,不在群臣。”

李治再一次語塞。

官腔不好聽,可真話就好聽了嗎?

很明顯,真話更難聽。

所以,李治死心了。

從此以後,不管群臣進不進諫、進不進賢,反正高宗自己是保持沉默了。

麟德二年冬天,高宗朝廷醞釀數年的封禪大典終於要舉行了。

所謂封禪,是帝王祭祀天地的一種盛大儀式,據說早在三皇五帝的時期便已有之。古人認為泰山是天下最高的山,所以封禪大典通常都在泰山舉行——於泰山設圓壇以祭天,稱為封,於泰山旁邊的小山設方壇祭地,稱為禪。在古代中國,封禪泰山既是太平盛世的象征,也是帝王功業鼎盛的標志。

然而,並不是所有帝王都有資格獲此殊榮。在唐朝之前,只有秦始皇、漢武帝,還有東漢的光武帝等少數幾個自認為建立了豐功偉業的帝王,才敢舉行封禪大典。

貞觀年間,太宗君臣也曾多次有過封禪泰山的動議,但一來因為太宗皇帝顧惜民力,二來由於當時戰事不斷、周邊形勢較為緊張,所以始終未能成行。高宗一朝首次提出封禪是在龍朔元年,當時益州等地都上報了見龍的祥瑞,所以朝廷在改元龍朔的同時,宣布於龍朔三年正月舉行封禪,但是隨後便因對高麗和百濟用兵而中止。

麟德元年七月,由於此前唐軍在白江口大破日本海軍,成功平定百濟,朝廷受此勝利的鼓舞,遂再次宣布於三年正月封禪泰山,並命各地都督、刺史必須在二年十月齊集泰山腳下,命諸王集合於東都,籌備封禪的相關事宜。

對於此次盛典,武後當然也是一直持贊同態度。因為這不僅是對她參與朝政以來所獲政績的一種高度肯定,而且可以極大地提升她的政治地位和個人威望。

封禪大典主要由兩部分典禮構成,一是祭祀昊天上帝(祭天)的封禮,二是祭皇地祇(祭地)的禪禮。按照古代慣例,兩種祭禮皆由天子行初獻禮,再由公卿行亞獻禮和終獻禮。換句話說,自古以來,封禪都是男人的事,女人根本沒資格參與,就算貴為皇後,也只能在一邊待著看熱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