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將之路:蘇定方西征

永徽二年(公元651年)春天,登基不久的高宗李治正躊躇滿志地打理著太宗皇帝留下的這個廣土眾民的帝國,就在這個時候,西域傳來了一個令人不安的消息。

消息是庭州(今新疆吉木薩爾縣)刺史駱弘義派快馬遞到京師的。他在奏章中稱,原西突厥降將,時任左驍衛大將軍兼瑤池(今新疆阜康市)都督的阿史那賀魯,一直在暗中召集舊部,勢力日漸膨脹,很可能是想利用太宗駕崩、新君剛剛即位的時機發動叛亂,襲取西州(今新疆吐魯番市東)和庭州。

這個消息立刻引起了高宗的高度警覺,他馬上派遣通事舍人橋寶明前往瑤池,對阿史那賀魯進行慰撫,實際上就是對他發出警告。

天子特使的到來令阿史那賀魯大為驚愕,他沒想到自己的行動這麽快就被朝廷察覺了。

特使橋寶明還帶來了天子旨意,命阿史那賀魯的長子阿史那咥運入朝充當人質。由於叛亂的準備還不充分,阿史那賀魯只好硬著頭皮服從了朝廷的安排。

在此,年輕的高宗顯然走了一步好棋。因為如此一來,投鼠忌器的阿史那賀魯自然不敢輕舉妄動。如果高宗長期把阿史那咥運扣為人質,那麽阿史那賀魯絕不可能跟唐朝反目,也不可能在後來的幾年裏鬧出那麽大動靜。

可惜,也許是因為高宗還年輕,缺乏政治經驗,所以沒過多久就把阿史那咥運放回去了。他或許以為這樣小小地震懾一下,就足以讓阿史那賀魯放棄叛亂的念頭。可他錯了,阿史那賀魯的野心要比他想象得大得多。

阿史那咥運返回瑤池之後,阿史那賀魯立刻率領部隊向西而去,叛離了唐朝。

阿史那賀魯這一走,有如猛虎歸山,唐朝的西域邊陲立刻罩上了一層濃密的戰爭陰雲。

此時,西突厥的在位可汗是乙毗射匱,此人才能平庸,西突厥各部早已不服其統轄,所以當阿史那賀魯的兵鋒突然直逼他的王庭時,乙毗射匱馬上亂了陣腳。他倉促集結部眾抵禦阿史那賀魯,結果一戰即潰,其部眾全被阿史那賀魯吞並。

阿史那賀魯一戰平定了西突厥可汗,其野心大為膨脹,隨即在雙河與千泉(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一帶建立了王庭,自立為沙缽羅可汗。原乙毗射匱可汗轄下的十個直屬部落一齊歸附,數月之間,阿史那賀魯搖身一變就成了西突厥的頭號人物,麾下擁有精兵數十萬眾。稍後,處月(今新疆新源縣境)、處密(今新疆塔城市境)兩大部落以及西域諸國,又相繼投靠了阿史那賀魯。

唐朝在西北邊境的一大勁敵就這樣悍然崛起了。

永徽二年七月,志得意滿的阿史那賀魯親自率部入侵庭州,很快就攻陷了庭州境內的戰略要地金嶺城(今新疆鄯善縣西北)和蒲類縣(今新疆奇台縣東南),殺死並俘虜了數千唐軍。

高宗李治勃然大怒,同時也為自己當初的掉以輕心追悔不已。此後的幾年裏,高宗先後派遣梁建方、程知節等人進行了兩次西征,雖然占據了一些土地,也殲滅了西突厥的一些有生力量,但卻始終沒有達成最主要的戰略目的——平定阿史那賀魯。

對此,高宗李治自然是極不甘心。

顯慶二年(公元657年)閏正月,也就是二次西征剛剛結束的兩個月後,高宗就宣布對西突厥發動第三次遠征。

此次遠征軍的主帥,就是曾在第二次西征立下戰功的蘇定方。

蘇定方,冀州人,出道很早,但是命途多蹇,一生的道路頗為曲折。大業末年,天下板蕩,盜賊蜂起,蘇定方的父親蘇邕率領本郡的數千鄉勇征討盜賊,當時年僅十余歲的蘇定方就隨父從軍,每戰必沖鋒在前,“驍悍多力,膽氣絕倫”(《舊唐書?蘇定方傳》)。後來蘇邕戰死,郡守便讓蘇定方接管其父的軍隊,負責討伐郡南的盜賊張金稱。蘇定方不負眾望,大破賊眾,並且手刃了匪首張金稱;不久,郡西又有楊公卿聚眾起事,蘇定方又迅速將其擊潰,殺獲甚眾,一時間享譽郡縣,深受當地人的尊敬和擁戴。

此後,群雄逐鹿的烽火漸成燎原之勢,蘇定方知道隋朝天下已經名存實亡,隨即投奔竇建德。竇建德的部將高雅賢對他極為賞識,便收他為養子。可惜沒過多久,竇建德就兵敗身死,蘇定方只好跟高雅賢一起追隨劉黑闥,其後又在劉黑闥麾下屢立戰功,沒想到劉黑闥最終還是成不了氣候,很快又被唐軍平定,蘇定方只好解甲歸田,隱居鄉裏。

繞了一大圈,蘇定方又變成了默默無聞的一介布衣。直到貞觀初年,已過不惑之年的蘇定方才再次從戎,重新開始了他的軍事生涯。在李靖平定東突厥的戰役中,蘇定方擔任前鋒,於磧口突襲頡利可汗,成功擊破頡利的牙帳,收降了頡利的大量部眾,為唐軍的最終勝利鋪平了道路,再次嶄露了他的過人膽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