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禪:皇後的盛典(第2/3頁)

對此,武後自然是深感不滿。於是就在麟德二年十月,武後毅然上表,對“封禪舊儀”提出了批評。她認為,既然典禮規定以皇後配享祭地之禮,而又令公卿代行,實在是“禮有未安”,因此她鄭重其事地向高宗要求——“至日,妾請帥內外命婦奠獻。”(《資治通鑒》卷二〇一)

對於武後的要求,高宗當然不敢不答應。他當天就頒下一道詔書,宣布在社首山舉行的祭地典禮部分,由皇後行亞獻禮,由越國太妃燕氏(越王李貞的生母,是太宗的嬪妃群中唯一在世的一位)行終獻禮。

由女性參與並主持帝國最高級別的祭祀大典,這可是開天辟地以來的頭一遭!縱觀中國數千年的歷史,武後此舉不僅空前,而且絕後!

如此創舉所折射出來的政治意義,當然也是不言而喻的。它標志著武後在大唐帝國的政治地位已經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並且再也無人可以撼動。

麟德二年十月二十八日,高宗李治與皇後武媚攜文武百官和六宮妃嬪,浩浩蕩蕩地從東都洛陽出發,前往泰山。整個儀仗隊前後綿延達數百裏,旌旗招展,鼓樂齊鳴,列營置幕,彌亙原野。此外,東自高麗,西至波斯,包括突厥、於闐、天竺、日本、新羅、百濟等各國的元首、酋長和使節,也各率部屬隨同出發,穹廬帳幕、駝馬牛羊充塞道路。如此陣容,誠可謂盛況空前、古來未有!

麟德三年正月初一,莊嚴隆重的封禪大典在泰山正式舉行,典禮一共進行了五天。初五,高宗在朝覲壇接受文武百官和四夷君長的朝賀,當日下詔大赦天下,改元乾封。同日,宣布文武百官凡三品以上者賜爵一等,四品以下者晉級一階。

自從大唐開國以來,所有官員的進階均須通過政績考核,升至五品和三品時,更須由天子親自裁決。可是,這次泰山封禪卻開啟了“泛階”的先河,從此冗官日多,以至到高宗晚年,穿四品緋色朝服的官員已經多如牛毛、極度泛濫了。

乾封元年(公元666年)正月的這場封禪大典,無疑是武後一生中最輝煌的記憶之一。

站在社首山高高矗立的降禪方壇上,武後時而仰望清澈澄明的天穹,時而俯瞰遼闊蒼茫的大地,一種睥睨天下、指點江山的豪情頓時在她的胸中奔湧激蕩。

那一刻,武後仿佛在冥冥之中聽見了上天的一聲召喚,她並不能真切了解這聲召喚所蘊含的全部意義,可她卻依稀看見一個屬於她的世界已經在不遠的未來等待著她,那裏有別樣的天地乾坤,也有別樣的山河日月,令她心馳神往、激動莫名。

就是這次封禪,讓武後對權力、地位、尊嚴、威望等諸如此類的事物,有了更為淋漓盡致的體驗,同時也有了更加強烈而熾熱的渴望!

大典進行的過程中,許多大臣不約而同地發現,皇後武媚的眼中有一種前所未有的激情在灼灼燃燒,而她臉上也分明閃耀著一種奇異而瑰麗的紅色光芒。

在這種紅光的映襯之下,天子李治的臉色越發憔悴和蒼白。

人們不禁在心裏打上了一個大大的問號:這是誰的盛典?

是這個臉色蒼白的男主角,還是那個滿面紅光的女一號?

此次封禪,武後除了享受到無上權威所帶來的巨大快感之外,還有一個不大不小的額外收獲。那就是——借機除掉了她的小外甥兼小情敵賀蘭氏。

許多年前,武後曾經把幾個不識好歹的兄長和堂兄弟貶出了朝廷,外放為遠地刺史,其中,同父異母的兄長武元慶、武元爽先後死於貶所,而堂兄弟武惟良、武懷運則尚在人世。此次封禪,朝廷要求各地刺史都必須參加,時任始州刺史的武惟良與淄州刺史武懷運也都趕到泰山參與了盛典。大典結束後,他們又隨鑾駕返回京師。大唐百官都有在一些重大慶典之後向皇帝和後妃獻食的習慣,於是武氏兄弟也按照慣例進行獻食。

武氏兄弟絕不會料到,就是這次普通的獻食,讓武後發現了下手的良機。於是,一個一石三鳥的計劃迅速在她的腦中成形。

當獻給魏國夫人的那份佳肴送進宮中後,武後便暗中指使手下在賀蘭氏的食物中下毒。毫無防備的賀蘭氏當天就中毒身亡。自古紅顏多薄命,可憐這個年輕貌美的賀蘭氏,連一個正式的嬪妃名分都還沒有,就這樣香消玉殞、命喪黃泉了。

賀蘭氏一死,武惟良和武懷運當然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了。由於他們曾經與武後發生過太多不愉快,所以人們完全有理由懷疑——武氏兄弟原本是想毒死皇後,結果卻錯殺了魏國夫人。

賀蘭氏之死讓天子李治肝腸寸斷、悲痛欲絕。在無法查出兇手的情況下,他只能把滿腔悲憤都發泄到武氏兄弟身上。數日後,高宗未經審訊就頒下敕令,將武惟良和武懷運斬首,妻女沒入掖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