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將之路:蘇定方西征(第3/4頁)

曳咥河會戰的次日,蘇定方繼續勒兵追擊,阿史那賀魯自恃兵力仍然占優,於是回頭再戰。可他絕沒有想到,這一天他將敗得更慘,並且將成為他短暫的可汗生涯中由盛而衰的一大轉捩點。

當唐軍與突厥軍接戰之後,剛開始勝負難分,可就在雙方激戰正酣的時候,泥孰部落忽然臨陣倒戈,西突厥軍隊措手不及,頓時軍心大亂。在泥孰部落倒戈的效應下,其他四個右廂部落也全部向唐軍投降。

一見右廂五部在片刻之間全都放下了武器,左廂五部(處木昆、突騎施、鼠尼施、胡祿居、攝舍提)再也無心戀戰,於是各自落荒而逃。最後只剩下處木昆的大首領屈律啜率領數百親兵,簇擁著阿史那賀魯倉皇向西逃竄。

緊繼蘇定方大破阿史那賀魯之後,由阿史那步真率領的南線唐軍也迅速逼近西突厥左廂五部的駐地。

左廂五部逃回駐地後,終日惶惶不安,一直在擔心他們今後的命運。驚魂未定之時,又得知南線唐軍已經到了他們家門口,而且還接到了阿史那步真派人送來的招降信。五大酋長料定阿史那賀魯大勢已去,再跟著他混就是死路一條。於是就在同一天,五大酋長作出了歸降唐朝的決定,隨後一同前往唐軍大營,向阿史那步真投降。

稍後,另一路南線唐軍的指揮官阿史那彌射也利用他在西突厥原有的影響力,成功收降了處月、處密兩部落。

至此,阿史那賀魯已經眾叛親離,徹底變成了孤家寡人。

顯慶二年冬天,蘇定方命蕭嗣業、回紇酋長婆閏擔任先頭部隊,他本人和任雅相率主力殿後,冒著冬季的嚴寒繼續向西挺進,兵鋒直指阿史那賀魯的王庭。

其時正逢天降大雪,朔風怒吼,地上的積雪足足有兩尺之厚,遠征軍的行進極為困難。於是部將們紛紛向蘇定方建議:原地休整,等待天晴再行軍。

然而,他們的提議馬上遭到了蘇定方的否決。他告訴將士們:“阿史那賀魯一定以為,現在天寒地凍、大雪封山,我軍難以前進,所以他肯定會有恃無恐、放松警惕。這正是我軍追上他的大好時機,倘若行動遲緩,他們必定遠遁,到時候想追就追不上了。所以,建立不世之功,就在此時!”

大唐帝國三次西征阿史那賀魯,前兩次都功敗垂成,其主要原因就在於統帥的意志、勇氣和決斷力不夠。較之前兩次西征,蘇定方這一次遭遇的自然條件其實是最惡劣的,但是他身上卻擁有別人沒有的東西,那就是——必勝的信念和無堅不摧的意志。

大軍繼續西行,在茫茫的雪原中晝夜兼程地向西突厥的王庭挺進。

經過異常艱苦的長途跋涉,蘇定方率領的北路軍終於進抵雙河。而南線的阿史那彌射與阿史那步真也同時抵達,兩路唐軍勝利會師,力量更加強大。

雙河距離阿史那賀魯的王庭僅有兩百裏。此時,阿史那賀魯仍然毫無防備,正優哉遊哉地在金牙山附近打獵。

不出蘇定方所料,阿史那賀魯認定唐軍不可能在這風雪交加的惡劣天氣中長途奔襲,所以他依舊信心滿滿地認為——自己絕對有機會東山再起。

可阿史那賀魯已經沒有機會了。

當唐軍恍如從天而降的雄鷹一樣突然出現在他面前時,阿史那賀魯才如夢初醒。

然而一切為時已晚。

倉促集合起來的部隊根本抵擋不住唐軍的強大攻勢,轉眼間阿史那賀魯的王庭就被攻破了,數萬顆突厥人的首級被唐軍將士斬落馬下,而象征著可汗權威的大鼓和巨纛也被唐軍繳獲,萬般無奈的阿史那賀魯只好帶著兒子咥運、女婿閻啜等少數幾人突圍而去,逃奔石國(今烏茲別克斯坦塔什幹市)。

阿史那賀魯的戰敗和流亡,意味著大唐帝國的第三次遠征取得了全面勝利。

蘇定方知道,阿史那賀魯已成喪家之犬,終究逃不出自己的手掌心,所以並沒有忙著追擊,而是著手安撫西突厥的各個部落,處理戰爭遺留下的一系列政治、經濟和社會問題。

蘇定方深知,與平息叛亂同等重要的就是安定人心。只有在戰亂過後迅速恢復西突厥的和平與穩定,大唐帝國的軍隊才真正稱得上吊民伐罪的王者之師。史稱阿史那賀魯敗逃之後,“定方於是息兵,諸部各歸所居,通道路,置郵驛,掩骸骨,問疾苦,畫疆場,復生業,凡為沙缽羅(阿史那賀魯)所掠者,悉括還之,十姓安堵如故”(《資治通鑒》卷二百)。

蘇定方用了很短的時間,就全面恢復了西突厥汗國的社會秩序,從而獲得了西突厥各個部落及其民眾的擁戴和支持。

做完這一切後,蘇定方把追緝阿史那賀魯的任務交給了副手蕭嗣業,然後光榮凱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