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保衛戰(第2/3頁)

如此天賜良機,史思明豈能錯過?

至德二載正月,史思明自博陵出兵,蔡希德自太行出兵,高秀巖自大同出兵,牛廷介自範陽出兵,共計十萬大軍,以雷霆萬鈞之勢朝太原猛撲了過去。

戰報傳來,太原諸將大驚失色,紛紛提議將城墻加高加厚,以此抵禦史思明的十萬大軍。李光弼卻擺了擺手,說:“太原城的周長足足四十裏,叛軍轉眼即到,我們現在築墻不但來不及,而且還沒和敵人交手,就會先把自己累個半死。”

隨後,李光弼率領部眾和百姓在城墻四周深挖壕溝,同時又命人制造了數十萬個土磚。沒有人知道這些土磚是幹什麽用的。

直到燕軍開始四面圍攻、城墻屢屢坍塌之時,眾人才發現這些土磚的妙用——燕軍每攻破一處,李光弼就命人用土磚把缺口堵上,令燕軍無計可施。

為了加大攻城力度,史思明派了三千人回河北搬運攻城器械。當這支運輸隊帶著器械行至廣陽(今山西平定縣)時,用兵如神的李光弼早就在此設置了一支伏兵。結果,三千燕軍被悉數殲滅,所有攻城器械也都被付之一炬。

史思明的十萬大軍圍著太原日夜猛攻,一直打了一個多月,可太原城卻依舊巋然不動。

這實在大大出乎史思明的預料。

根據戰前得到的情報,太原守軍不但人少,而且沒什麽戰鬥力,史思明本以為一戰便可拿下太原,沒想到啃了四十多天硬是啃不下來。

隨後,史思明親自挑選了一批精銳,組成了一支遊騎兵,叮囑他們說:“我軍主力攻北門,你們就去南門;攻東門,你們就去西門。一旦發現薄弱環節,馬上給我攻進去。”

可是,史思明的如意算盤很快又落空了。因為李光弼的軍令異常嚴明,不管有沒有敵人來進攻,也不管白天還是夜晚,每個守城士兵的神經都繃得緊緊的,每一段城墻上都布滿崗哨,巡邏隊也是到處巡邏,所以史思明的遊騎兵根本無機可乘。

史思明無計可施,只好一邊繼續強攻,一邊派人天天到城下叫罵,企圖激怒李光弼,逼他出城決戰。然而,讓史思明十分納悶的是,他派去打口水仗的那些士兵不但沒把李光弼引出來,反而一個個都莫名其妙地失蹤了——活不見人,死不見屍!

史思明帶著滿腹困惑親自到第一線去查看,只見那些罵仗的士兵剛剛還仰著脖子破口大罵,可眨眼間身子一陷,整個人就掉進土裏去了。

史思明恍然大悟。

原來李光弼在跟老子玩地道戰!

是的,李光弼就是在打地道戰。

早在燕軍剛剛圍城之時,李光弼就在軍中重金懸賞有特殊技能的人,只要有一技之長,而且對守城有幫助,李光弼立刻予以重用。後來有三個人自告奮勇,說他們會挖地道。李光弼如獲至寶,馬上命令他們開挖,從城內一直挖到了城墻外。每當燕軍士兵前來叫罵,躲藏在地道中的唐兵就突然掀開覆蓋物,把敵兵一下拽進了地道。

來一個,拽一個;來兩個,拽一雙!讓燕軍心驚膽戰,防不勝防。

後來,燕軍士兵攻城的時候,眼睛都不敢朝上看,而是死死盯著自己的腳下,生怕一不留神又做了“土行孫”。隨著地道越挖越多,燕軍的雲梯也都靠不上城墻,因為一接近,地面隨即塌陷,雲梯上的人也頃刻間全被活埋。

除了地道,李光弼還讓人制作了大型的投石機,每一顆巨石拋出去都可以砸死二三十人,讓燕軍吃盡了苦頭。

最後,史思明只好命大軍退後,直退到投石機的射程之外,才敢安營紮寨。

燕軍雖然減緩了攻城力度,後撤了一段距離,但仍然四面環繞,把太原圍得密不透風,顯然是想把唐軍困住,一直困到糧草耗盡的那天。

讓史思明喜出望外的是,沒過幾天,李光弼果然就撐不住了,派人出城請降,並約定了日期出城繳械。

約定的日子一到,唐軍果然大開城門,列隊進入燕軍營寨,乖乖地繳械投降。燕軍士兵都興高采烈地跑來圍觀。正當他們看得目不轉睛的時候,營地中間轟然發出一聲巨響,大片土地塌陷,當場就有一千多名燕軍官兵被活埋。

史思明登時傻眼。

原來李光弼已經把地道挖到了他的大營下面。

頃刻間,燕軍營寨大亂,李光弼乘勢出擊,斬殺並俘虜了一萬多名燕軍。

史思明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李光弼會以詐降的方式主動出擊。

他此時的心情就跟當初在河北屢戰屢敗的時候一模一樣。

換句話說,他現在心裏只剩下一個念頭——既生明,何生弼?

是安慶緒的一紙詔令把史思明從痛徹骨髓的羞憤中拯救了出來。

這一年二月初,燕朝新皇帝安慶緒的詔書送抵太原,命史思明率部回鎮範陽,留下蔡希德等人繼續圍攻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