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入長安(第2/4頁)

王獻忠一行剛剛進入開遠門(長安西北門),恰好和郭子儀迎面相遇。郭子儀大聲呵斥,王獻忠連忙下馬拜見,說:“如今皇上東遷,社稷無主,令公身為元帥,廢立天子就是您一句話的事,令公何不順勢而為?”

郭子儀怒視王獻忠,一言不發。

王獻忠訕笑著說:“令公為何不說話?”

他話音未落,郭子儀就已命左右沖上前去,把他一下子按倒在地。王獻忠手下面面相覷,可懾於郭子儀的威望,沒人敢反抗,只好乖乖地跟隨郭子儀掉頭西行,去追天子車駕。

十月八日,代宗一行逃到華州(今陜西華縣),當地官員都跑光了,無人供應膳食,代宗和護駕禁軍又冷又餓,處境極為狼狽。就在這個時候,駐守陜州的觀軍容使魚朝恩馬不停蹄地趕來救駕了。

饑寒交迫的代宗李豫頓時百感交集。

危難時刻,文臣靠不住,武將也靠不住,還是宦官最貼心啊!

十月九日,吐蕃軍隊兵不血刃地占領了長安。

同日,吐蕃大將馬重英與唐朝降將高暉一起導演了一幕鬧劇:擁立廣武王李承宏(玄宗堂兄邠王李守禮之孫)為帝,翰林學士於可封為宰相,同時又改年號,設百官,忙了個不亦樂乎。

隨後,吐蕃人開始燒殺搶掠,“剽掠府庫市裏,焚閭舍,長安中蕭然一空”。(《資治通鑒》卷二二三)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那些早早就卸掉武裝、躲藏在民間的禁軍官兵,此刻非但沒有一個人站出來反抗吐蕃人的暴行,反而趁亂加入了搶劫的行列。長安士民不堪其擾,紛紛逃出長安,躲進了終南山。

十月十二日,代宗在魚朝恩的護衛下逃到陜州,四散逃命的文武百官才陸陸續續前來見駕。郭子儀行至禦宿川(今陜西長安縣西南),得知天子已經脫離危險,便決定不去陜州,而是沿秦嶺山麓東行,前往商州、武關等地集結部眾。他對王延昌說:“潰散的禁軍將士大部分都在商州,我們現在趕過去,把散兵遊勇召集起來,同時征調武關(今陜西商縣西北)的衛戍部隊,不出數日,便可北上藍田,反攻長安。”

此時此刻,郭子儀麾下僅有三十名騎兵。

吐蕃入寇長安的這一年,郭子儀已經六十七歲了,歲月的風霜早已染白了他的雙鬢,仕途的坎坷也屢屢對他造成了沉重的打擊,然而這一切卻不曾磨滅他匡扶社稷、保家衛國的勇氣和信念。

如果沒有郭子儀,長安的收復很可能會遙遙無期,而代宗李豫的逃亡生涯無疑也將被大大延長。因為,當代宗逃到陜州並向四方發出勤王詔書後,在長達一個多月的時間裏,各道節度使居然因痛恨宦官專權而對朝廷心生不滿,因而按兵不動,沒有人向關中派出一兵一卒!

這其中,就包括當時駐守在徐州的平叛功臣李光弼。

換句話說,宦官程元振的擅權亂政早已寒了天下人的心,就連對朝廷一向忠心耿耿的李光弼也已經放棄了自己的信念,對天子和朝廷徹底寒了心。

然而,郭子儀的心沒寒。

即便吐蕃大兵壓境的這一刻,權宦程元振還在不擇手段地算計他,可他的心還是沒寒。

一個人要成為名將不難,要成為功臣也不難,難的是當普天之下人人放棄信念的時候,只有你一個人選擇堅持。所以,郭子儀在後人心目中的地位和聲望之所以遠遠高於李光弼,並不是因為他比李光弼更會打仗,也不是因為他比李光弼更懂得官場哲學,而是因為他比李光弼更忠實於內心的信念,更善於在人生的重大時刻做出最正確的選擇。

在這個世界上,足以讓人心寒血冷的事情比比皆是,但是最終,你的心寒不寒,你的血冷不冷,並不取決於別人,而是取決於你自己。

郭子儀也許就是憑著身上那一腔永不冷卻的熱血,才能置個人的得失榮辱於度外,並且屢仆屢起,愈挫愈奮,從而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於將傾,最終成為大唐由盛轉衰的亂世之中始終屹立不倒的中流砥柱,並成為這段動蕩不安的歷史中唯一一個善始善終(既保全了祿位又保全了名節)的功臣元勛!

十月中旬,郭子儀沿藍田、商州、武關一路南下,先後集結了四千余名潰散的將士,隨即掉頭北上,在商州泣血誓師,告諭將士“共雪國恥”、克復長安。稍後,代宗李豫擔心吐蕃人會進軍潼關,便下詔命郭子儀率軍前往陜州護駕,但郭子儀卻上表說:“臣不收京城,無以見陛下,若出兵藍田,虜必不敢東向。”(《資治通鑒》卷二二三)

代宗想想也有道理,便同意了他反攻長安的計劃。

可是,郭子儀只有區區四千人,怎麽可能打得過吐蕃的二十余萬大軍呢?

強攻當然是不行的。唯一的辦法,就是智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