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蕃入長安(第3/4頁)

郭子儀決定采用疑兵之計,迷惑吐蕃人,迫使其主動撤離長安。

隨後,郭子儀派遣左羽林大將軍長孫全緒等人率部進駐藍田。長孫全緒按照郭子儀的計策,白天大張旗鼓,晚上燃起無數篝火,讓吐蕃人以為唐朝大軍已至。此外,長孫全緒又派人潛入長安,暗中聯絡了一批江湖豪傑,天天在朱雀大街上擊鼓大呼,制造混亂,同時又在百姓中散布消息,說郭子儀已經集結了數十萬大軍,不日便要攻打長安。

吐蕃人被郭子儀的疑兵之計搞得人心惶惶,遂萌生退意,加之長安的美女財帛也已被他們劫掠一空,所以在他們看來,此刻實在不值得為了這座空城付出血的代價。十月二十一日,吐蕃軍隊匆匆帶上他們的戰利品,當天就全部撤出了長安。

降將高暉一見吐蕃人扔下他跑了,無奈之下,只好帶著麾下的三百余騎東走,走到潼關時,被守將李日越抓獲,當場就被砍了腦袋。

十月二十三日,得知長安光復的消息,代宗李豫感到了莫大的欣慰。他即日下詔,任命郭子儀為西京留守,第五琦為京兆尹,同時讓宰相元載取代程元振,擔任元帥行軍司馬。

長安雖然又回到了唐朝的手中,但無論如何,這都是一場令人難以容忍的奇恥大辱。用郭子儀的話說,這是“國恥”。

帝國為什麽會遭受這場國恥?

這筆賬不能不算。

事實上,早在代宗避居陜州之時,太常博士柳伉就已經幫他把這筆賬算了個一清二楚。柳伉說:“吐蕃人長驅直入,兵不血刃而入京師,洗劫宮闈,焚燒陵寢,士卒卻無一人力戰,此將帥叛陛下也;陛下長期疏遠功臣,寵幸宦官,終究釀成大禍,群臣竟無人敢犯顏直諫,此公卿叛陛下也;陛下剛剛離開京師,坊間便發生騷亂,暴民公然搶奪府庫,自相殘殺,此京畿民眾叛陛下也;陛下自十月初一下詔各道兵馬勤王,盡四十日,無一輛戰車入關,此四方叛陛下也。既然內外皆叛,那麽請問陛下,今日之勢,是安是危?若以為危,豈能高枕無憂,不為天下討伐罪人?”

柳伉得出的結論是:要想鏟除禍亂之源,保全宗廟社稷,就必須砍掉一個人的腦袋。

這個人就是宦官程元振。

柳伉還說,除了誅殺程元振外,還必須把各級宦官的職權收回,交還各有關部門;並收回神策軍的兵權,交給朝中的大臣;同時,皇帝還要削除尊號,下詔罪己,宣布從此改過自新,否則甘願遜位讓賢。

最後,柳伉跟皇帝打賭:“倘若如此,而兵仍不至,人仍不感,天下仍不服,請將臣全家老小碎屍萬段,以謝陛下!”

柳伉這筆賬一算下來,把代宗李豫的臉皮撕得可謂一幹二凈。

李豫為此郁悶了好多天。

可他最後還是不得不承認,柳伉說的都是事實,而且句句都是發自肺腑的忠言。

不過,事實歸事實,忠言歸忠言,讓代宗把宦官們都給廢了那是不可能的,讓他下詔罪己、改過自新那更是不可能的,至於誅殺程元振嘛……似乎也是沒有必要的。

十一月初二,代宗下詔削除了程元振的所有官爵,將他遣回原籍。

代宗之所以不殺程元振,表面原因固然是程元振有翦除李輔國之功,代宗不忍誅殺,可事實上,此次吐蕃入寇也讓代宗李豫發現了很多問題。就像柳伉所說的那樣,這次長安淪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程元振專權亂政之外,無論是士卒將帥、公卿百官,還是四方藩鎮,其實人人都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要追究罪責,此次應該問罪的絕不止程元振一個!

既然如此,殺了他又有什麽用呢?殺了他就能讓所有人從今往後對天子和朝廷忠心耿耿了嗎?

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代宗不殺程元振的最主要原因,是他對宦官這個群體仍然抱有極大的信任,因而不想把事情做絕,以免傷了其他宦官的心。

在代宗看來,自己在很多時候仍然是要依賴宦官的。比方說,萬一哪天敵寇又來了,士卒將帥、公卿百官又各自逃命了,四方藩鎮又按兵不動作壁上觀了,他身邊至少還有像魚朝恩這樣的宦官保駕。

這次吐蕃入寇讓代宗看清了一個殘酷的現實,那就是——沒有誰是真正靠得住的!

百官要是靠得住,母豬恐怕都會上樹;藩鎮要是靠得住,大象恐怕也會跳舞……至於說宦官,當然也不見得始終靠得住。但最起碼,宦官總是一支制衡百官、制約藩鎮的力量;最起碼,在天子孤立無援的時候,宦官總是一副可以暫時依靠的肩膀。

說白了,自從安史之亂爆發以來,李唐朝廷就已日漸陷入內憂外患、人心離散的境地了。此次吐蕃入寇,就是李唐王朝所有老問題和新問題的一次集中爆發。在如此嚴峻的局面下,任用宦官“或許”會有危險,但不用宦官則“必然”會有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