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心向李唐的人

元和四年十月十一日,憲宗下詔剝奪了王承宗的官爵,任命左神策中尉吐突承璀為左右神策、河中、河陽、浙西、宣歙等道行營兵馬使,兼招討處置使,率領中央神策軍,會同成德周邊藩鎮討伐王承宗。

憲宗果然任命宦官為統帥了。

任命書一下,朝中輿論大嘩。

就像憲宗所預料的一樣,文臣們此前的沉默並不代表默許,而只是佯裝不知。他們的策略是暫時按兵不動,先暗中攢著勁兒,只等憲宗正式發布任命,再一擁而上,一起發飆。

第一個上疏力諫的人是時任翰林學士的白居易。

他說:“國家征伐,應該派遣真正的將帥,自古到今,從未見過征調天下之兵,卻交給一個宦官統領的。臣恐四方聞之,必輕朝廷;四夷聞之,必笑中國。陛下忍心讓後人代代相傳,說命令宦官當軍隊統帥是從陛下開始的嗎?臣擔心盧龍的劉濟、義武的張茂昭、河東的範希朝、昭義的盧從史,乃至各道將領都會以接受宦官的指揮為恥。軍心不齊,大功從何建立?陛下此舉,簡直是幫了王承宗一個大忙。陛下若是認為吐突承璀勤勉,可授予官爵;若認為他忠誠,可賞賜財帛。至於軍國大權,事關社稷安危;朝廷制度,出自祖宗所定。陛下難道寧願寵信宦官而破壞法制、自損聖明嗎?”

在奏疏的最後,白居易說了一句分量很重的話:“請陛下慎思於一時,以免貽笑於萬代。”

憲宗大為不悅。

緊接著,朝中的諫官禦史們也紛紛上疏,反對授予吐突承璀如此重大的兵權。

然而,憲宗卻置若罔聞,對所有諫言一概不理。

十月十六日,在延英殿上,憲宗的這項任命又遭到了度支使、鹽鐵使、京兆尹、禦史中丞等一幹朝廷重臣的一致反對。

憲宗頭疼了。

討伐藩鎮的戰爭是一項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系統工程”,需要滿朝文武群策群力,尤其需要財政官員全力支持。倘若堅持任命吐突承璀而惹惱了多數朝臣,對於即將進行的這場戰爭肯定會產生極大的不利影響。無奈之下,憲宗只好作出讓步,解除了吐突承璀的四道兵馬使之職,同時改“處置使”為“宣慰使”。

表面上看,憲宗似乎妥協了,可熟悉本朝歷史的都知道,所謂的“宣慰使”其實是換湯不換藥,吐突承璀仍然是討伐軍的最高統帥。

憲宗在跟滿朝文武玩障眼法,李絳不得不繼續進諫,極力強調重用宦官之弊。他對憲宗說,宦官做事情缺乏原則,最容易恃寵生嬌,讒毀忠良,到頭來往往會敗壞朝政。可憲宗卻不以為然:“他們怎麽敢對朕進讒言?就算進讒言,朕也不會聽。”

李絳苦笑:“宦官日夜在天子左右,天長日久,陛下勢必會覺得他們有時候說的話也有道理。自古以來宦官敗壞國家的事實,樁樁件件都記載在史冊中,陛下豈能不防微杜漸呢?”

然而,憲宗最後還是沒有接受百官的勸諫。

其實,憲宗何嘗不知道歷代宦官為患之烈?可他之所以還是力排眾議,一意孤行,並不是因為他不懂歷史,而恰恰是因為他太懂歷史了。歷朝歷代,軍隊將帥擁兵自重、尾大不掉之患,難道就不烈嗎?歷代文臣擅權攬政、結黨營私之患,難道就不烈嗎?遠的不說,就以本朝為例,自從安史之亂以來,帝國在這兩方面產生的禍患,恐怕絲毫不亞於宦官亂政的危害吧?

所以,憲宗李純不得不重用宦官。在他看來,只有把宦官培植成第三種力量——一種與武將和文臣相互制衡的力量,天子才能利用這種微妙的平衡,從容不迫地掌控全局,既安全又高效地治理天下。

當然,李純也知道,重用任何力量都是要付出代價的。可他堅信,自己能夠把這個代價控制在最小的範圍內。

不過,令人遺憾的是,李純終究是過於自信了。

當我們從這一刻起縱觀李純的一生,我們發現他事實上並沒有控制得很好。因為很快,他就將因重用宦官而在戰場上付出慘重的代價,並且到了十一年後,他還將為此付出更為慘重的代價——不明不白地死在宦官手上。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此時的憲宗李純不可能意識到這一切。

元和五年十月末,春風得意的吐突承璀帶著憲宗的殷切期望,率領神策軍浩浩蕩蕩地向東開拔了。憲宗即日下詔,命成德四面所有藩鎮出兵討伐王承宗。

與此同時,久病不愈的淮西節度使吳少誠終於翹了辮子,大將吳少陽殺了吳少誠的兒子,於十一月底自立為留後。

憲宗最不願看到的一幕又出現了。

可是,朝廷剛剛對成德開戰,不可能再騰出手來對付淮西,所以憲宗只能裝聾作啞,將淮西事務暫時擱置,一切等討平成德以後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