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1] 民主是怎樣改善主仆之間的關系的(第2/6頁)

在貴族制社會中[9],不僅有一代傳一代的奴仆家庭,也有世襲的主人家族,伴隨主人家族的更叠,奴仆家庭也代代相傳(他們就像平行線,既不相交也不分離)。這樣的情況極大地改善了這兩類人之間的相互關系。

於是盡管身處貴族制之下,主仆之間仍沒有相互之間的相似性。盡管命運、教育、觀點、權力將他們置於不同地位,但是相反地,盡管他們之間差距非常大,但時代仍將他們緊緊縛在一起。長長的社會的往事將他們系在了一起,並且不管他們之間有多麽多的差異,他們也慢慢同化了。相反在民主制中,他們所處的地位幾乎都一樣,彼此之間就像陌生人一樣。(一些小小的差異能將人區分開來,大而長久的差別卻將人接合在一起)

因此在貴族階層中,主人將自己的仆人看作是劣等的人種,是屬於他的次要財產,並經常將仆人們的命運同自己聯系起來,這是不折不扣的利己主義。

在主人們看來,仆人所想的與他們的觀點大致是相同的,仆人們的類型可以從他們的主人的差別進行區分,於是在主人和仆人自己眼裏,他們只是主人的附屬品。

在貴族制中,仆人們處於一種附屬的地位,他們不能自行離開,因為離了現在的主人,也會有新的上層階級限制著他們。一方是默默無聞、貧窮、永遠服從,另一方卻是榮耀、財富、永遠統治。這種物質環境永遠不同,並且永遠封閉,他們之間的關系也和這些環境一樣耐久。

在這種極端裏,仆人最後會變得對自己冷漠,厭惡自己,自棄,或者將自己完全讓他的主人掌控,然後創造出自己臆想的人格。他會將自己隱藏在主人財富的光輝之中,為主人的榮耀而自豪,因主人有著高尚的品格而提升自我,在虛構的富麗堂皇中得到滿足,有時甚至比這些財富的真正占有者更全心全意地對待它。

這兩種不同的存在,會讓人覺得同情同時又覺得荒謬,這是一種奇怪的感覺,讓人感到困惑。

主人的各種情感也會影響仆人的心態,但這種情感在仆人心中卻會減少和降低水準。在主人看來引以為豪的東西在仆人眼裏只是幼稚的虛榮或者糟糕的自負而已。貴族的仆人們還經常擺出自己主人才有的派頭,甚至有時候表現得比他們的主人更在意他的特權。

你現在有時候都能在我們之中找到這樣的老仆人呢,他們隨著家族的存在而存在,他們也將隨著這樣的家族的消逝而消逝。[10]

在美國我從未看見像這樣的情況。美國人不僅從沒聽說過有這樣的人,甚至你想讓美國人理解這樣的存在都是件很難的事。讓他們想象這種情況的難度,絲毫不亞於讓我們想象羅馬帝國中的奴隸或者中世紀的農奴的難度。但實際上,這類人的產生都是因為同一個原因,只是程度上有不同。如今他們正漸漸遠離我們的視線,隨著他們出生和成長的社會環境逐漸變化,他們這種存在變得似乎只存在於上個時代了。

人與人的平等讓主仆有了新的定義,二者之間也有了新的關系。

當社會環境變得平等時,人們所處的地位就會經常改變。但仆人階級和主人階級仍然存在,但處於這種階級中的人卻在經常變化,或者可以說構建這種階級的家庭也在經常變化。指揮別人的人和服從命令的人都不會永久不變了。

仆人,將不再是一種特立的人群了,他們將不在有固習、偏見或者其他的特有的習性了。你將不會在他們中感受到那種特殊的風氣,或者思維方式。他們將不會有因條件而產生的陋習與美德,他們有道德,有思想,有感情,也有著同齡人所具有的善與惡。他們中既有正直的人,也有卑鄙小人,就像他們的主人一樣。

仆人階級所享有的平等將和他們的主人所享有的完全一樣。

由於仆人中明確的階級區分或者永久的等級制度已經不復存在,所以你想找到存在於貴族制社會或其他社會的仆役中的那種尊卑也是不可能的了。

我在美國從沒見過任何東西能勾起我對優秀的仆人的想象,這種存在於歐洲人的記憶中的東西。同樣的我在美國也從沒見過關於任何劣奴的痕跡。在美國,這兩種人似乎都絕跡了。

在民主社會中,不僅仆人們在仆人階層中是完全平等的,哪怕在跟他們的主人的關系中,你也能說他們是平等的。

為了讓你很好地理解這一點,讓我向你解釋解釋。

在任何時候,仆人都可以轉變成主人,他們也隨時都渴望變成主人。如此,仆人和主人就沒什麽不同。

那為什麽主人有著權利去命令仆人,而仆人必須服從呢?是因為他們有著雙方都你情我願的暫時的協定。他們之間並沒有高下之分,只是因為暫時的合同讓他們之間有主仆的關系。在合同條款之內,他們一個是主人,一個是仆人,而在條款範圍之外,他們是兩個公民,兩個平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