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新豐客窮馬周遭際 南陽人岑文本讖言(第2/3頁)

馬周同學在村裏人眼裏很不切實際,他常常對人家講的一句話就是:

“治國安邦,還是要看我這樣的!”

鄉裏人因此鄙視他。

因為不愛幹農活,又天天在自己那陋巷裏頭唱歌,喜歡借錢買酒喝,給了別人諷刺他的大好機會。

對此,馬周從來不放在心上,他堅定地認為,改變這種狀況有兩條路可以走:

第一,破罐子破摔,你說我爛,我就爛給你看;

第二,奮起直追,用實際行動狠狠抽那些埋汰自己的人的嘴巴。

不出大家意料,馬周選擇了前者。

轉眼間,高祖爺爺建立了唐朝,改元武德。

因為家不在河東,所以馬周全村沒有一個得了李淵的官秩。而馬周,也從一名十分不優秀的村民,出落成了一名更加不優秀的人民教師(PS:而且是助教)。就因為馬周識字,會背《詩經》和《春秋》,州裏的刺史相中了他,親自跑到他家裏,請他幫忙教育州學校裏頭的學生。

刺史先生也真夠辛苦的。

對很多農村年輕人來說,去市裏頭當教師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又有錢,又體面。

可馬周心煩,他用十五年的時間讀了別人五十年都讀不完的書,轉眼間到了二十歲,竟然才在州裏混上一份差事,而且還是州立中學的助教,這離他治國安邦的夢想差距的確有點兒大。

唉,拿了工資當酒錢,先糊弄著過吧!

由於馬周先生不熱愛教書,所以教起課來非常不認真。他當助教那會兒,經常因為在上課前喝酒,跑到講台上胡言亂語,還愛談什麽國家大事,搞得跟自己很懂似的,上司每回都痛批他。好幾次,馬周都因為此事觸怒了請他來教課的刺史達奚恕,達奚恕已經給足馬周面子了。他最後一次生氣的時候,馬周意識到,再觍著窘臉糊弄下去,恐怕等到的,不是自己辭職,就是被別人辭退。

人總該要點臉面,有些骨氣,他告別了這個令他傷心無比的地方,流落到了密州(山東諸城)。

馬周酒氣一吐,豪氣沖天,但酒氣再多,也不如肚子裏的酒精多,他滿腹的牢騷需要燃燒,要不然他會瘋掉!

密州,他的豪邁與落拓也引起了當地一名叫趙仁本的富人的注意。趙仁本是個眼光不錯的人,他覺得馬周非久困之士,便拿出一大筆錢財做投資。他送給馬周許多裝備,指著長安,告訴他,可入關去尋個未來。

馬周欣然接受,他辭別趙仁本,先來到了汴州(河南開封),拜訪了一名叫崔賢的縣令。他知道崔賢,崔縣令是他最佩服的人了。崔賢必定會珍惜賢才,收納他馬周。可是,馬周不知道,這個崔賢不僅不推賢,還嫌馬周煩人(太不招人待見了)。可能是生來性格不合,縣令同志著實被馬周的豪言壯語惡心透頂。惹惱了崔賢後,馬周被縣上的人狠狠諷刺了一把,一氣之下,他又跑到了新豐。

距離目標越來越近,可心卻越來越遠。

這是長安下邊的一個縣。

馬周有一腔憤怒要發泄,自己一個人孤孤單單,也沒個聊天的朋友。他找到一家客棧,進去坐下,卻發覺老板總是忙活招呼別的客人,就是不理他。馬周生性豪邁,當下大怒,拍著桌子道:“店家,給俺來一鬥八升的好酒!”此言一出,店中所有人,包括掌櫃的都立刻石化了。

見過酒量大的,沒見過酒量這麽大的!

一鬥八升!你知道一鬥八升是什麽概念嗎?

我告訴你,相當於三十瓶二十度的啤酒(濁酒)。

店家很快按照馬周的吩咐做了,眾目睽睽之下,馬周抱著酒缸,做悠然狀獨酌,在眾人詫異的眼光下咕咚咕咚開始喝,不多會兒,便把酒缸裏頭的酒喝得一滴不剩。馬周用行動秒殺了眾人,在眾人的指指點點下,他打了個飽嗝,拿人家贊助他的錢付了費,晃晃悠悠唱著歌上樓歇著去了。

這是個沒良心的人,你對得起趙仁本嗎?

馬周是怎樣去了長安城,我不知道,大概是沒了酒錢,又沒錢交房租,餓著肚皮去的。長安是京都,朝廷百官為了滿足自身需要,都會在街巷貼告示招攬門客。窮馬周也不會別的,他就是來找這些東西。憑著他那顆裝著海量信息的大腦,他順利進入了大唐中郎將常何的家當起了食客。

食客,吃東西的人,準確來說,就是平日裏吃閑飯,有事情就得上的那種人。

平日裏喝酒吃肉,臨事就要豁命。

閑的時候你吃人家的,喝人家的,忙的時候就得幫人家分析局勢,搞清上頭,尤其是李世民同志的意思。

命運不想再一次捉弄這個滿腹牢騷的治國能人,從這一刻起,馬周的命運該轉變了。

他等這一天等得太久了。

常何火急火燎地從朝廷跑回來,抓耳撓腮地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