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大的權力(第2/5頁)

周朝是個王權相對較弱的時代,王權的衰落源於兩個原因:一是對神權的否定與“德治”的提出。商王的統治是建立在與神權的緊密結合之上的,為了打出反商的旗號,周公強調,“天命靡常”,“皇天無親,唯德是輔”,“惟其不敬德,乃早墜厥命。”316明確指出,殷朝的滅亡是因為“不敬德”。武王伐紂,周朝取代商朝,是因為周朝“以德配天”。在周公那裏,天、王、民成為一種三角關系,王命取決於天命,但天意取決於民意。這就使得毫無限制的商王權力,變成了一個受命於天,又受制於天的周王權,如何才能“祈天永命”,只有“用德祈天”,“敬德保民”。從一定意義上講,這是中國民權的第一次提升。

周王權衰落的第二個原因,就是分封制的建立。周朝建國之後,分封姬姓宗室子弟和功臣為列國諸侯,具體分封數量不確定,《荀子·儒效》中說:“立七十一國,姬姓獨居五十三人。”《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又說:“其兄弟之國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國者四十人”。在周朝,各諸侯國的權力是比較大的,周天子分封給他們的領土,可以世襲,諸侯在其封國內設置的官制,大略與王室相同,並且還有自己的軍隊,各自成為一方之主。

軍隊不在自己手裏,那麽周王主要靠什麽完成對諸侯的制約呢?禮。

分封出去的諸侯多了,就造成了周天子自己的疆域縮減,而各諸侯在軍事上和經濟上的獨立更使得周天子號令的影響力大為減弱,最後導致諸侯坐大,中央權威衰落,局面失控。西周時期,周天子尚能號令諸侯,但是到了東周,隨著周王室權威下降,很多諸侯都不履行對王室的義務了。西周末代君主周幽王為博褒姒一笑而“烽火戲諸侯”,充分體現了這一周王室中央權威衰落的過程。

自平王東遷以後,周王室再也無法控制諸侯國,有兩個標志性事件,從這裏我們可以看出東周中央政權衰落的程度。

一是周鄭交質。周幽王之子,東周第一代王周平王(約前781—前720年)為避犬戎,把都城從鎬京(今陜西西安西南)東遷至洛邑(今河南省洛陽)。在這個過程之中,鄭武公立有大功,被封為周朝卿士。鄭武公死後,鄭莊公繼位,仍為周卿士。周平王為了防止鄭莊公獨攬朝政,就想分政給虢公,以保持權力的平衡。鄭莊公生氣了,“鄭伯怨王”,周平王矢口否認也不行。問題嚴重了,周平王為了表示自己的清白,於是做了個舉動,交換人質,“王子狐為質於鄭,鄭公子忽為質於周”317。中央政權在自己的人事安排方面,竟然如此無自主權,還與鄭莊公采用了平等的“二國”之間的辦法,中央王權的衰落可見一斑。

第二件事是周鄭交惡。是接著第一件的。周平王死後,人質姬狐回朝繼位,然而不幸的是,姬狐回朝後就病死了,於是其子姬林繼位,是為周桓王,鄭莊公在朝廷上繼續以卿士身份專權。姬林不甘心受鄭莊公的控制,就把他攆走了。鄭莊公回國後,便開始尋釁滋事,“四月,鄭祭足帥師取溫之麥。秋,又取成周之禾”318,不久,鄭莊公又假借天子之命,出兵攻伐宋國。姬林大怒,幹脆免了他卿士的頭銜。鄭莊公也不示弱,一連五年不去洛邑朝見。姬林實在忍耐不住,不顧臣下勸阻,親自統領軍隊去討伐鄭莊公,鄭莊公也點起兵馬迎戰。結果是王師大敗,周桓王在撤退時被鄭國大夫祝聃一箭正中肩膀。事後,鄭莊公假意派臣下去向姬林賠罪,姬林只好借此下台階,宣布免鄭莊公之罪。長葛之戰使姬林威風掃地,打掉了周天子“受命於天、輔有四方”的牌子,從此,諸侯越來越不將周天子放在眼裏了。

周朝是靠禮建國的,但是到春秋後期,隨著王權衰落,就出現了“禮崩樂壞”的局面。伴隨著一些貴族勢力的不斷增長,他們不但僭用諸侯之禮,甚至僭用天子之禮。魯國的卿家貴族季孫氏,三桓之首,就曾“八佾舞於庭”319,所以孔子說,“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320

春秋戰國的混亂局面與周王朝軟弱的“封建”體制讓各派思想家們在國家管理的根本問題上達成了空前的一致,那就是大一統。《管子·兵法》中強調“使天下兩天子,天下不可理也。一國而兩君,一國不可理也。”墨家則從國家存亡的角度強調大一統的重要性,墨子說,“明乎民之無正長以一同天下之義,而天下亂也。是故選擇天下賢良聖知辯慧之人,立以為天子,使從事乎一同天下之義。”321而儒家思想則更直白的強調,“天無二日,土無二王,家無二主,尊無二上。”322提倡性惡論的荀子更是認為,“君者,國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則亂。自古至今,未有二隆爭重而能長久者。”323法家的代表韓非子說得更明白:“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聖人執要,四方來效。”324甚至以“無為而治”著稱的道家也強調“大一統”,莊子說,“聖有所生,王有所成,皆原於一。”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