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乾隆為何選擇呆頭呆腦的嘉慶接班

立了永琰後,乾隆還是非常不放心,他在祭天大典的時候默默禱告:“老天爺啊,幫朕把把關吧,如果皇十五子永琰是個賢君,保佑他平安幸福吧!如果他不賢,請讓他短命而終吧!朕不是不愛子,只是江山社稷比父子之情更重要。”

如果兒子不賢就咒兒子死,乾隆這個禱告可謂是空前絕後。

這個皇子很一般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正月初一,一個非常喜慶的日子,京城裏到處是鞭炮聲。五十歲的乾隆在乾清宮廣場上觀看了煙火表演,乾隆的心情正如節日一樣,是非常喜慶的。執政二十五年,大清國在他的領導下迎來了盛世,他感到自豪,也感到一絲疲憊。

要治理好一個國家並不容易,這是乾隆的切身體會,他已經充分理解了父親雍正。這些年來若非自己小心經營,國家也不會像今天這樣繁榮昌盛。

乾隆思緒在飄,然而太監們已經簇擁過來,乾隆在眾人的呼聲中來到養心殿東暖閣。每逢節日,一定有人讓乾隆題字,這已經是一種慣例了,一來乾隆書法確實不錯,二來這是皇帝的一大愛好。

太監們請皇上寫下一些吉祥話,乾隆蘸飽墨水,提筆寫下了“開門大吉”四個字,這四個字如果給今天的商人,那他就發了,有乾隆捧場,生意肯定紅火。這一年,乾隆的興致似乎特別高,他喝了點兒酒助興,然後信筆寫下了一首詩,詩的最後兩句是:“禦會歲朝圖志語,有以迓新韶嘉慶。”

嘉慶還沒有出生,就已經有了名字。眾人交口稱贊“嘉慶”是一個非常吉利的字眼,乾隆沒有太大的反應,因為他實在對於贊美已經遲鈍了,遲鈍到分不出贊美和拍馬屁的區別。

同年十月初六醜時,即公元1760年11月13日淩晨兩三點,圓明園傳出一陣啼哭聲,嘉慶誕生了。此時,乾隆正在木蘭圍場秋狝,當京城裏的信使快馬加鞭趕過來告訴乾隆十五皇子出生時,乾隆沒有顯出格外的欣喜,並沒有搓著手說:“Oh,my god!”只是簡單地說了一聲:“好的,朕知道了。”

說完之後,乾隆繼續圍獵。幾天後,乾隆給小皇子賜名永琰。當上皇帝後,嘉慶改名颙琰,他這麽做是為了避免因避諱而擾民,“永”字是個使用頻率特別高的字,所以嘉慶選擇了生僻字“颙”。從這一件小事就可以看出,嘉慶這個皇帝確實宅心仁厚,廟號“仁宗”名副其實。

當時誰都沒有想到永琰會成為大清國的皇帝,更沒有想到他的年號恰恰就是嘉慶。清朝史官認為這不完全是一種巧合,而是天意,說明乾隆當時就對嘉慶非常器重,剛生下來就打算讓他當皇帝。

這顯然是不符合實際情況的,乾隆皇子成群,嘉慶並不顯眼,而且其母親地位很低,只是一個“貴人”,“貴人”在宮廷的妃嬪裏面屬於下等的,只比“答應”和“常在”高一點兒,而且數量沒有限制,物以稀為貴,“貴人”既然不稀少,那應該叫“賤人”才對,為何又叫“貴人”呢?這是因為東漢光武帝首次為陰麗華設置這個妃位時,“貴人”僅次於皇後,當時的皇後郭聖通是劉秀爭奪天下的一個關鍵人物。劉秀想立陰麗華為皇後,可惜於理不通,大臣們不同意。

但是後來“貴人”的地位一降再降,到了清朝降到最低,沒有絲毫貴氣了。

嘉慶的母親魏佳氏一共為乾隆生育了四個兒子、兩個女兒,看在她生產勤勞的份兒上,乾隆後來升她為貴妃,嘉慶當上皇太子後,乾隆追封她為皇後,不過那時她已經去世二十多年。

嘉慶才貌不是很出眾,又是庶出,他還是乾隆的第十五個兒子,怎麽就輪到他當皇帝了呢?

一切還得從乾隆立嫡失敗開始說起。

立嫡之痛

剛即位第一年,乾隆就效法父親雍正秘密建儲。

乾隆元年(1736年)七月初二,二十五歲的乾隆皇帝召集總理事務大臣和九卿到乾清宮西暖閣。當著大家的面,把親筆書寫的皇太子姓名秘密封好,藏在乾清宮最高處“正大光明”牌匾的後面。

大臣們只是見證人,並不知道皇太子是誰。當時乾隆有三個兒子,皇長子永璜八歲,皇二子永璉六歲,皇三子永璋一歲。都是小孩兒,看不出誰更聰明、誰更賢明。那就看他們母親吧。永璜的生母是庶妃富察氏,永璉的生母是嫡妃富察氏,永璋的生母是庶妃蘇佳氏。永璉的生母地位固然最高,但是大清國立儲的原則從來不是立嫡,事實上清朝當上皇帝的都不是嫡長子。

皇太極是第八子,庶出;順治是皇太極的第九子,庶出;康熙是順治的第四子,庶出;雍正是康熙的第四子,庶出;乾隆是雍正的第五子,庶出。皇太極是憑借自己的實力,壓倒政敵,當上皇帝;順治是因為多爾袞和豪格兩強相爭,撿了漁翁的便宜;康熙則是因為受到了祖母孝莊皇太後的寵愛,當上皇帝;雍正是自強不息,參與爭奪,最後權智高超,將皇位握在手中;至於乾隆,則是因為他的哥哥們太沒出息,他本人能力突出,順理成章當上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