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乾隆為何選擇呆頭呆腦的嘉慶接班(第3/5頁)

兩個嫡子夭折,乾隆非常悲痛,欣慰的是,富察氏仍然年輕,身體也還好。正所謂,青山就在宮裏,還怕沒柴燒嗎?富察氏,你一定要再接再厲,朕是不會改變立嫡決心的。

乾隆公開說過這話:“選擇繼承人第一考慮的要素是嫡出,而不是年長。在嫡子原則上是立嫡長,而不是嫡賢。”

兩個兒子先後夭折對富察氏打擊非常大,在乾隆十三年(1748年),她一病不起,溘然長逝。

對於富察氏之死,乾隆自然是痛不欲生,悲痛的還有很多人,但也有一些人非常高興,譬如乾隆的長子永璜。永璜認為,皇後去世後,也就沒有嫡子了,在所有兄弟中自己居長,皇位理當屬於自己。永璋的想法跟永璜很接近,只是沒有永璜那麽快樂而已,畢竟永璜才是長子,估計皇後死了,也輪不到自己。但是,永璋對皇後之死漠不關心,這一點跟永璜倒是相似的。

兩個皇子的心理應該說是正常的,可惜城府不深。

乾隆看到他們對皇後之死不哀且樂,將他們狠狠地臭罵了一頓。皇後喪期過後,乾隆對兩人的憤怒不但沒有平息,反而逐步升級。乾隆罵他們的行為不堪入目,如果將他們的不孝行為公之於眾,在世人眼裏他們簡直是人渣(“伊尚可忝列人世乎?”)。

如果乾隆只是痛罵他們,事情還有挽回的余地,他們的政治前途還是未知。但乾隆徹底斷了他們的前途:“大阿哥是長子,三阿哥也稍長,如果能夠安分守己,至少也能做個賢王或者貝勒。可惜,你們懷有異心,不自量力,日後必定兄弟相殘。”

說到這裏,乾隆想起雍正年間兄弟相殘的事件,突然變得歇斯底裏,吼道:“與其將來讓你的兄弟殺你們,不如朕現在就親手解決你們!”

乾隆當然說的是氣話,但是兩個皇子早已嚇得渾身發抖。乾隆的這番話不僅斷送了兩個皇子的政治前途,也給他們的人生蒙上了一層陰影,他們擔心將來隨時有可能被新君殺害。

永璜受此沉重打擊後,很快就病倒了,最後一病不起。乾隆親自過去探望,永璜流著淚說:“兒子不孝,不能送父皇。”乾隆也悲痛萬分。不久,永璜去世了。乾隆知道,永璜之死自己是有責任的。

乾隆悲痛之余,追封永璜為定親王,以親王之禮安葬。隨即對群臣下了一道死命令:“今後誰若提立儲之事,立即正法。”

立儲爆冷門

二十五年之後,也就是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此時,乾隆已經是六十二歲的老人了。沉寂了這麽多年,乾隆又重新提起了立儲之事。他親手寫下皇子的名字,放在“正大光明”牌匾的後面,想必這時候的乾隆不得不佩服老爸雍正的智慧。

到底誰是繼承人呢?這個問題像謎一樣籠罩在帝國高層。

有人猜測是皇四子永珹,因為在有資格繼承皇位的人中,他最年長。皇長子和皇三子早就沒有政治前途,而且皇長子很早就去世了。但永珹很早就過繼給履親王允裪,在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也病死了,終年三十八歲,被追封為履親王。

有人猜測是皇十二子永璂,永璂的母親是乾隆的第二任皇後烏拉那拉氏。可惜烏拉那拉氏最後被廢,被廢的原因正史沒有記載。乾隆本人並不喜歡這個皇後,只不過太後覺得她賢惠,讓乾隆立為皇後,根據一些野史的記載,乾隆生性風流,南巡的時候尋花問柳,烏拉那拉氏不滿,規勸乾隆,乾隆非但不聽,還出言傷害她。烏拉那拉氏心裏很不滿,一氣之下剪掉頭發,在滿族的風俗裏,只有丈夫死了才剪發表示哀悼,乾隆認為這是烏拉那拉氏在咒自己死。

這麽看來,皇十二子沒有多大希望,烏拉那拉氏在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死去,永璂的地位跟著直線下落。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二十四歲的永璂郁悶而死。而且他死後,乾隆甚至都沒有給他追封爵位,這是乾隆的兒子中唯一沒有被追封的,可見乾隆對他母親的厭惡到了什麽程度。

皇五子永琪在眾皇子中享受的待遇是最好的。他生於乾隆六年(1741年)二月,精通滿語和騎射。滿語和騎射被視為清王室的看家傳統,清朝歷代統治者都對此非常重視,永琪能夠保持滿族的傳統,乾隆非常欣慰,對他格外寵愛。

然而,永琪雖然喜歡騎射,但是身體不好,經常生病。乾隆三十年(1765年),他生了一場大病,乾隆為了讓他心情好起來,早點恢復健康,破格封他為榮親王,因此他也是乾隆兒子中唯一生前就被封王的。乾隆本打算把皇位傳給永琪,可惜永琪短命,在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三月初八就病死了,終年二十五歲。

永琪死後,乾隆十七個兒子中還有七個是活著的,其中皇四子永珹和皇六子永瑢過繼給別人,沒有繼承皇位的資格。余下還有五人,分別是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二子永璂、皇十五子永琰、皇十七子永璘。除了永璂外,全是庶出,但永璂的母親雖然貴為皇後,但他的實際地位連庶出都比不上。所以真正可以繼承皇位的只有四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