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甲午海戰(第2/2頁)

海戰發生在1894年9月17日。

據泰萊的觀察,海軍戰士的士氣很高:“呈欣欣之色者,大率為水手。彼等舉動活潑機敏,以種種方式裝飾其炮座,若不勝其愛護者,其響望之情盎然可覺。”又說:“惟水兵可稱善戰。”

提督丁汝昌是陸軍出身的,戰事由海軍總兵劉步蟾指揮。劉步蟾是海軍中公認“怯懦已素著”的膽小鬼。

發現日艦後,劉步蟾發出信號,改變丁汝昌和將領們一致決定的分段縱列式,兩主力艦居前的戰鬥序列,改為諸艦相並橫列,以主力艦居中的橫陣。這樣,敵艦炮火就會集中兩翼的弱艦,不致集中到劉步蟾指揮的旗艦了。他本人比較安全了,可是北洋海軍的命運也就由這一個怕死的指揮官改變陣勢而決定了。他是知道這兩種不同戰鬥序列的意義的,為了個人的安全而犧牲全軍,這不只是軍事上的嚴重錯誤,而且是政治上的嚴重錯誤。

交戰後,北洋艦隊淩亂成半月形,僅有的三個重炮彈,有一彈射入日艦“松島”之腹內。“北洋士兵均獰厲振奮,毫無恐懼之態。”“致遠”艦經過激戰,炮彈打完了,管帶鄧世昌開足馬力去撞日艦“吉野”,和敵人同歸於盡,被日艦魚雷擊中犧牲。超勇等四艦亦被擊沉,“濟遠”船見“致遠”沉沒,管帶方伯謙先逃,撞沉另一戰艦,剩下的殘艦也先後駛出陣地逃避,這場不光彩的海戰就此結束了。

電影《甲午風雲》中的正面人物是鄧世昌和李士茂、王國成,反面人物是方伯謙和李鴻章,都是符合歷史實際的。當時雖然有人為方伯謙被軍法處死而鳴不平,寫了一本《冤海述聞》的書,是不可信的,沒有根據的。書中說日海軍擊沉“高升”號時,“濟遠”發炮打傷日船有功,其實,方伯謙一見日船就害怕,趕忙掛白旗,日艦不理,他又掛日本旗,又不理,就趕忙逃走,只是由於士兵英勇,李士茂、王國成等違令發炮,才能打傷日艦。就方伯謙兩次臨陣脫逃而論,他的死是千該萬該的。

這次海戰失敗的教訓是:第一,和平不可能是祈求得來的,也不可能是從任何國際活動或會議得來的,祈求和妥協只能招致屈辱和失敗。第二,侵略戰爭既然強加於人,那麽反侵略戰爭就是不可避免的。當敵人著著進攻,戰爭怎麽有可能單方面避免呢?相反,只有團結一致,被侵略者奮起抗戰,沉重打擊侵略者才能保國衛民,取得勝利。第三,戰爭是政治的繼續,也是政治表現的形式,甲午戰爭的失敗,主要不是軍事上的,而是政治的腐爛和內部的不團結。第四,只有敢於鬥爭,敢於革命,敢於勝利的人民,才有可能阻止戰爭的爆發,也才有可能在戰爭中取得勝利,保障和平的事業。

最後,還要插一句話,清朝政府從光緒十四年起就決定不再添買軍艦和武器了,那麽,海軍經費用到什麽地方去了呢?《晨園漫錄》指出了這筆錢的去路:“撥其經費,作為建造頤和園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