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赤壁之戰裏的魯肅(第2/2頁)

魯肅、周瑜、黃蓋等武臣都是有部曲的地主武裝首領。他們反抗農民起義,同樣,也反對曹操的統一。因為統一的結果必然要損害他們在當地的經濟和政治地位。相反,江東獨立建國,他們不但可以保持原來的地位,還可以發展壯大。因之,他們的利益和孫權家族的利益是一致的。

魯肅在孫權召集諸將會議時,和孫權單獨談話,“像我這樣人可以投降,你就不可以,因為我如降了,還可作下曹從事,累官可到州郡。你呢?到哪兒去?”好像是替孫權設想的,其實,這話也正是說他自己:很明顯,不降,魯肅這類人在江東是統治集團最上層的人物;降呢,只能做下曹從事這類小官,聽任擺布了。

第二,為了保全以孫、劉為首的地主階級統治集團的利益,當時的唯一出路是聯盟抗曹。魯肅、周瑜的看法一致,諸葛亮的看法也是如此。這種相同的看法,由於階級利益的一致,也由於當時的鬥爭實際的教訓。關於這一點,王夫之在《讀通鑒論》中有很好的說明。他說:

在漢末群雄的鬥爭中,曹操挾天子,粉碎四面的敵人,成功的道理何在?

道理在群雄的自相誅滅,不能團結。

呂布反復,忽彼忽此,誰都恨他;袁術和袁紹分立;袁紹又和公孫瓚對立;袁譚、袁尚兄弟相殘殺;韓遂和馬超相疑;劉表雖通袁紹,卻坐視袁紹之敗而不救。這樣,群雄自相誅滅,給曹操以勝利的機會。

結果,只剩下孫權、劉備兩家了。這兩家如再自尋幹戈,前途就很清楚,不是內部崩潰就是為曹操所滅。

魯肅和諸葛亮結交定計,合力抗曹,是和曹操爭自身存亡,是當時情況下,唯一可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