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兵家之李鴻章(上)

●李鴻章的崛起和淮軍的成立

●當時官軍的弱小和軍餉來源的枯竭

●江浙兩省得與失之間的關系

●常勝軍的興起

●李鴻章和李秀成

●淮軍平吳的功勞

●江蘇軍隊與南京軍隊、浙江軍隊的關系

●南京的武力收復

秦朝末年的戰亂,天下都受到紛亂的侵擾,起事的英雄豪傑不斷湧現出來,等到項羽稱霸後,韓信才開始出現;東漢末年的亂世,天下都受到紛亂的侵擾,等到曹操稱霸後,這時候諸葛亮才開始出現。自古以來,那些偉大人物,他們的進退還有升降,上天好像都是有意在控制著一樣,一定要讓他們機會成熟,像一張拉滿待發的弓,沒有力量可以主宰他們,又好像有力量在支配他們。謝康樂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諸位雖然生天在我謝靈運之前,但是成佛一定在我謝靈運之後。”在我看來,同光中興的大臣裏,他們聲名和威望達到鼎盛的時間,數李鴻章的最晚,但是論成名後名望的高度、掌控權力時間的長久來說,還是李鴻章最厲害。行事的時機布滿天下,時機和當時的大勢才能造就英雄,李鴻章稱得上是當時時代的天之驕子!

在鹹豐六年末、鹹豐七年初的時候,太平天國氣焰的強盛達到了頂峰,但是朝廷官軍越發衰敗,朝廷對戰事進行的謀劃經常動搖,各個大帥、將領之間互相猜忌,再加上軍需用品缺乏,國庫空虛,財政拮據,戶部束手無策,只能依靠各個省份自己籌措軍餉,這一點兒那一點兒,東拼西湊,拆東墻補西墻,來挽救當時的緊急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即使有非常忠誠、雄才大略的人,他也不能急著做出什麽功績來,這道理不就明擺著呢嗎?於是,有人想出了一個不到萬不得已絕對不會采用的辦法,就是讓歐美雇傭軍來幫助圍剿太平天國。

先是洪秀全、楊秀清已經占領了南京,派兵四處踐踏蹂躪掠奪,十八個行省沒有一寸土地是沒有被糟蹋過的,經歷了十年之久,朝廷也沒有做到用武力平定他們。北京政府的無能與乏力,既然已經暴露給天下人看了,所以英國領事,還有在上海的英國富商們,也不把洪秀全看作亂臣賊子,甚至把他們看成和歐洲列國倡導民權的革命黨是同一件事情,用文明交友的禮儀對待他們,這中間有的時候還供給他們武器、彈藥和糧食。後來洪秀全變得驕奢淫逸,太平天國內部也互相殘殺,內政治理荒廢松弛,一天比一天嚴重。歐美的有識之士看到他們這樣的舉動,這才知道所謂的天平天國,所謂的四海之內皆兄弟,所謂的平和還有博愛,所謂的平等自由,都只不過是披露在外面的虛假的東西,至於其中的真相,實際上和中國古代歷朝歷代的流氓盜賊沒什麽兩樣,因此斷定他們不可能成就什麽大業。於是英國、法國、美國等國家,都一致地改變了自己的方針,都想要借給北京政府兵力,來幫助它平定戰亂。正式用這種意圖來請示中國政府,已經是鹹豐十年(一八六〇年)的事情了。但是俄羅斯也想要派遣海軍小艦隊,運載若幹士兵,逆長江而上,來幫助清政府圍剿起義軍,俄羅斯的使節伊格那親自出面拜見恭親王來講述他的意圖。

說明:歐美各邦那時候剛和中國通商,它們一定不希望中國老是處於一種戰亂狀態。所以當兩支軍隊相持不下、好多年都分不出勝負的時候,它們一定希望出手給予一方一些幫助來迅速安定局面。而當時北京政府的腐敗,長久以來已經被西方人厭煩了,他們肯定是對太平天國寄予厚望,這樣的行為也屬於人之常情。那時候的歐美各個國家幫助哪一方,哪一方肯定就會獲得勝利。勝利的機會轉瞬即逝,情勢危急到了極點。假使洪秀全果真有雄才大略,具備遠見卓識,內部治理朝政,外部非常懂得和別人交涉,迅速地和列國通商並簽訂條約,趁機借著它們的力量來平定中原,那麽天下之後會發生什麽事就不知道了。這小子不明白這個道理,自己內部先開始腐敗,在外交上也出現了失誤,樹立了新的敵人,最終被消滅掉,這不也是應該的嘛。而李文忠等人的功名,也是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的。

當時英法聯軍剛剛攻破北京,鹹豐皇帝在遙遠的熱河。雖然已經確定談判定下和約,但是猜忌的心依舊存在。所以恭親王關於借軍隊幫助圍剿太平軍的想法,不敢自己決定,他一面請示文宗,一面咨詢諸位江南、江北的欽差大臣,有曾國藩、袁甲三(他是袁世凱的父親),還有江蘇巡撫薛煥、浙江巡撫王有齡等人,讓他們具體說出他們的意見。當時極力反對他這個主意,說這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只有江北的欽差大臣袁甲三。江蘇巡撫薛煥雖然不認為這樣可以,還是建議雇用印度兵,讓他們防衛上海還有上海附近地區,並且請求任命美國的將軍華爾、白齊文擔任隊長。曾國藩同樣來上奏,他的意思也和薛煥的大致相同,說這時候正是中國衰敗腐朽達到極點的時候,最好不要拒絕外國友人的好意。所以應當用溫和的語言先回應他們幫助圍剿的熱烈的心情,再推遲他們出兵來這裏會合的日期,另一方面利用外國將領和士兵,從而收到圍剿敵軍的實際效果。於是朝廷依照建議的內容,謝絕各國派兵幫助圍剿的事情,然後命令曾國藩聘請洋人按照西方的方式來訓練新兵,這實際是常勝軍開始形成的起點,而李鴻章取得功勛和名聲,開始發家,跟這件事也有很大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