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兵家之李鴻章(上)(第2/9頁)

華爾,是美國紐約人,在他自己國家的陸軍學校完成學業,後來做了將軍,因為犯了一點兒小罪過離開了本國,一直藏匿在上海。當鹹豐十年(一八六〇年)的時候,洪秀全的軍隊踐踏蹂躪折磨江蘇,蘇州、常州都淪陷了。上海候補道楊坊,知道華爾沉靜、剛毅,又有才學,便把他推薦給布政使吳煦。於是吳煦才去請示美國領事,請求赦免他以前犯下的罪行。讓他招募了歐美願意當兵的差不多幾十個人,並交給他數百個招募來的中國志願者,讓他訓練他們如何防守和保護蘇州及上海。後來這支軍隊屢次和敵人戰鬥,常常都能夠以少勝多,戰無不勝,沒有輸過,非常厲害,所以官府的軍隊,還有敵人的軍隊,都稱這支軍隊是“常勝軍”。常勝軍的建立,實際上是李鴻章還沒有到上海之前發生的事情。

在開始敘述李鴻章的戰績之前,請允許我先說李鴻章立下功勞的地方當時的情形和局勢。

江蘇、浙江兩個省份,是支撐中國的財富,還有賦稅的中堅力量,可以說沒有江蘇、浙江兩省的錢,國家基本上就要崩潰了。所以說爭搶官兵最好的地方,哪裏也不如武漢,爭搶軍餉最好的地方,哪裏也不如蘇州和杭州,稍微明白一些用兵之道的人就能知道這些道理。洪秀全因為最近各地的軍隊的聲勢非常旺盛,不再是之前他們所蔑視看不起的那樣了,而且安慶剛剛被武力攻打收復(鹹豐十一年辛酉八月曾國荃依靠武力收復),南京周邊的實力越來越單薄,所以才派遣他手下的將帥李秀成、李世賢等人,兵分幾路擾亂江蘇、浙江兩地,通過這樣來牽制官府軍隊的兵力。李秀成的軍隊進展非常順利,蕭山、紹興、寧波、諸暨、杭州都被他接連攻陷,浙江巡撫王有齡也戰死在他的手中,江蘇的城市也幾乎被李秀成的軍隊全部攻陷,死屍遍地,逃避戰亂的人群都聚集到了上海。

安慶被武力收復以後,湘軍的聲望一天比一天高。以前那些和曾國藩意見不合的中央或地方的高官,都被處死或者罷官,也因此出征和圍剿太平天國的重要任務,都集中到了曾國藩一個人的身上。朝廷屢次下詔催促曾國藩把軍隊轉移到東邊,收復蘇州、常州、杭州這些已經淪陷的郡縣,五天之內,下了四道口氣嚴厲的聖旨。曾國藩已經上奏朝廷推薦左宗棠專門辦理浙江的軍務,江蘇的紳士錢鼎銘等人又在十月乘坐輪船沿著長江逆流趕赴安慶,專門去拜見曾國藩,哀求他派遣官兵前往江蘇增援,說他們那裏淞滬一帶會讓敵人有可乘之機,而且和平穩定不能持久下去。說這些話有三個原因:有當地的團練,有槍支和輪船,還有埋伏下來的內應。此外還有仍然歸屬於朝廷但是不能守住的三個城市:有鎮江,有湖州,還有上海。曾國藩看到這些情況後深深地感到悲痛,心生憐憫。當時湘軍錢財緊缺,兵員力量單薄,左宗棠的楚軍也不能分兵支援,所以曾國藩才和李鴻章商量,期望明年二月份可以出兵援助江蘇。

鹹豐十一年十一月,有聖旨向曾國藩詢問關於援助江蘇的部隊的將帥人選,曾國藩拿出李鴻章來應答;並且向朝廷申請調派數千部隊,讓他們盡快趕赴下遊,去援助圍剿敵軍。於是李鴻章回到廬州,去招募淮軍的英勇之士。等到把他們帶到安慶後,曾國藩為軍營制定必須遵守的紀律,軍隊器械的用法,軍餉還有糧食的數量,這些一律全都模仿湘軍隊伍裏的規章制度,但也參照楚軍軍營裏的方法來訓練他們。先是淮南的百姓不斷被太平軍、撚軍騷擾、踐踏和蹂躪,百姓民不聊生、生活困難,只有合肥縣的仁人志士張樹聲、張樹珊兩兄弟,周盛波、周盛傳兩兄弟,以及潘鼎新、劉銘傳等人,自從鹹豐初年,他們就開始組織團練習武,從而能夠保衛鄉裏不受侵害,還修築堡壘來防止流寇騷擾,所以安徽全省都被踐踏得體無完膚,只有合肥縣自己保護得很完整。等到李鴻章開始招募淮軍的時候,他將這些舊的團練武裝組織起來加以嚴格地訓練,二張、二周、潘、劉都跟著他。淮人有個叫程學啟的,以前是在曾國荃那裏當部下,這個人本來是太平天國英王陳玉成部下的一員猛將,後來投降了湘軍,一直做官做到了參將,不管是論智慧還是論勇敢都是數一數二的,曾國藩特意挑選他,讓他跟著李鴻章,後來他憑借著驍勇善戰,名聲大噪,稱得上是名冠一時。淮軍剛剛組建好的時候,曾國藩撥出部分湘軍的軍營當作附加的援助,然後特意從湘軍的將領中選擇一員優秀的大將統領他們,聽從李鴻章的指揮,這個人就是郭松林了。因此淮軍的著名將領,唯有程、郭、劉、潘、二張、二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