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李鴻章之末路(第4/5頁)

第一條 俄國交還滿洲給中國,行政方面的事情,按照原有的規定辦理。

第二條 俄國留下軍隊保護滿洲鐵路,等到地方平靜後,同時本條約的關鍵四條一概履行後,開始可以撤軍。

第三條 如果有事變發生,俄國將這些軍隊協助中國鎮壓動亂。

第四條 如果中國鐵路(注:懷疑指向滿洲鐵路)未開通期間,中國不能駐紮軍隊在滿洲。即使有一天或許可以駐紮軍隊,其數目也必須與俄國協定,並且禁止運輸武器到滿洲。

第五條 如果地方大官處理各項事務,不合乎法律規定,就必須由俄國所請求,將這些官員革職。滿洲的巡察兵,必須與俄國相互協商,確定其人數,不能任用其他國家的。

第六條 滿洲、蒙古的陸軍、海軍,不能聘請其他國家的人訓練。

第七條 中國應該將旅順口北部金州的自主權利放棄。

第八條 滿洲、蒙古、新疆伊犁等地方的鐵路、礦山,以及其他的利益,除非得到俄國的許可,否則不能讓給其他國家;即使中國自己治理,也必須要經過俄國的允許。牛莊以外的土地,不能租借給其他國家。

第九條 俄國所有的軍事費用,一切都由中國支付。

第十條 如果滿洲鐵路公司有任何損害,中國政府必須與該公司商議。

第十一條 現在被損壞的東西,中國應該給予賠償,或者用全部利益,或者用一部分利益作為擔保。

第十二條 允許中國從滿洲鐵路的分支修一條鐵路到北京。

這個條約的草稿一公布,南方各省的官吏百姓特別激憤高昂,都通電前來阻止,有的人公開演說,聯名上書來抗爭。而英美日等國也都在各自的輿論中紛紛開口,勢要幹涉此事。俄國使節迫不得已,自己讓步。經過幾個月,又繼續修改條約,如下:

第一條 同上

第二條 同上

第三條 同上

第四條 中國雖然可以在滿洲駐守軍隊,但是軍隊人數的多少,必須和俄國協商。俄國規定的數目,中國不得反對,但是仍不能運輸武器到滿洲。

第五條 同上

第六條 刪

第七條 刪

第八條 如果在滿洲企圖開礦山、修鐵路以及其他各項利益的東西,中國除非與俄國協議,否則不允許將這些利益許諾給其他國家的人民經營。

第九條 同上

第十條 同上,並追加“這是駐紮北京的各國家公使協議,而為各國所采用的方法”字樣。

第十一條 同上

第十二條 中國需要從滿洲鐵路的支路修一條到直隸疆界的長城的鐵路。

到這時,李鴻章的病情已經極為嚴重。李鴻章以八十高齡,久經患難,現在已垂垂老矣,又遇上這種變故,憂郁勞累,積勞成疾,已經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了。這年以來,他的肝臟疾病加重,時常大發脾氣,有時像發了狂一樣。加上俄國使臣助天作惡,每天恐嚇、催促,令他難以忍受,等到聽說徐壽朋的死訊,他用手按壓著胸口吐血,最終走到了人生的終點,於光緒二十七年(一九〇一年)九月二十七日在京師的賢良寺去世。聽說他逝世的前一個小時,俄國使臣還來催他畫押。最終他死了後這個條約沒有訂立,現在把它托付給了慶親王、王文韶。李鴻章臨終前不曾說到家裏的事,只咬牙切齒地說:“可恨毓賢誤國到現在。”隨後又長嘆說:“太後、皇上不肯回宮啊。”隨後閉上雙眼逝世了,享年七十八歲。在西安的政府得到電報,整個宮廷震驚哀悼。第二天皇上發布詔令:

我恭敬地尊奉太後旨意。大學士、一等肅毅伯、直隸總督李鴻章,見識宏大,謀略深遠,才幹過人。由翰林出身建立並且率領淮軍,鏟平太平天國、撚軍等戰亂,立下的功勞非常大,朝廷深深感受到他的恩德,晉封為伯爵。輔佐朝廷,服務國家,又任命他為直隸總督兼任北洋大臣,他能夠挽救艱難的朝廷,議和中外,熟練老成謀劃國家,為國家的長遠打算。去年京城的動變,特別派李鴻章為全權大臣,與各國使臣妥善訂立和約,都合乎時宜。本來想等到大局全定之後給予嘉獎,卻突然聽到他匆匆去世的消息,我深感震驚。對於李鴻章特別加恩,按照大學士標準賞賜撫恤,賞賜陀羅經被下葬。派恭親王溥偉帶著十名侍衛,前往祭奠。賜予謚號文忠,追贈為太傅,晉封一等侯爵,入祀賢良祠,以表示真誠思念忠臣的心意。其余葬禮上的禮節,會再有其他的旨意。欽此。

後來又賞賜白銀五千兩辦理喪事。獎賞他的兒子李經述為四品京堂,承襲李鴻章一等侯爵的爵位,李經邁賞給京堂候補官員,其余的子孫,獎賞不等。賜給在天壇、地壇祭祀的待遇。又命令在他的家鄉以及立功的省份還有京城建立專門的祠堂,地方官員每年按時祭祀,列入國家的祀典。朝廷用來回報他的榮譽待遇也算得上到了極點。而這一代風雲人物,竟然隨著北洋艦隊、津防練勇,與這個世界和國民永遠地告別了。我聽到他的死訊時寫了一副挽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