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清日兩國戰前軍力對比

日本向朝鮮派兵

1894年6月2日,在袁世凱去日本駐朝鮮公使館摸底日本人態度的前一天,睦仁接到了內閣總理伊藤博文提交的兩份奏議,都等著他的批示:第一份是解散議會,第二份是立即向朝鮮派兵。

這兩份奏議看上去沒有關聯,實際上卻有很深的關系。

內閣奏請解散議會,是因為議會要逼內閣下台。由於長期軍備競賽的緣故,從1893年開始,日本國內出現了經濟危機,各大黨派吵得不可開交,在議院中占有多數席位的反對黨要求內閣集體引咎辭職,讓反對黨上台。他們在前一天(6月1日)通過了決議案。

此時擺在伊藤博文面前的只有兩種選擇:一種是率領內閣集體辭職;另一種是拒不辭職,奏請天皇下旨,解散議會,從而保住這屆政府。

但要天皇解散議會,保住政府,總要有個理由。理由就是:我們需要打仗。

對於一屆政府來說,每當執政出現危機時,選擇對外開戰就是轉移矛盾、凝聚人心百發百中的靈藥。於是就出現了向朝鮮派兵的那份奏議。

睦仁在這份奏議上留下了同樣的禦批:同意!

當然要同意。巴不得舉雙腳同意。睦仁和軍部之前一直擔心伊藤博文的政府不會支持戰爭,現在這個擔心消除了。用一句熟悉的話來說,日本已經統一了思想。接下來就是如何打的問題了。

而軍部之前擔心政府裏的那些文職人員會反對開戰,是有道理的。

清日兵力對比

現在我們假設在東京和北京,分別有兩個大臣向各自的皇帝匯報本國的兵力,那情況絕對是截然不同的。

東京這邊。“陛下,在您的英明領導之下,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努力,我國的兵力大為增強了。現在,常備軍的總兵力是——7.5萬人!其中,炮兵6000!騎兵4000!”

大家不要笑,地方小嘛,就這麽多。

而清國的常備軍是多少呢?60萬。其中步兵47萬,騎兵十萬,炮兵三萬。“皇上,如果開戰,我們還有一些地方團練可以參戰,人數不多——100萬而已。”

海軍方面倒相差不大。清國有艦隊四支,日本有艦隊兩支。

清國的四支艦隊分別為北洋、南洋、福建和廣東。自北向南分別守衛從渤海到南海的海防,它們也分別由北洋大臣、南洋大臣、閩浙總督和兩廣總督指揮。其中實力最強的是李鴻章的北洋艦隊,1000噸級以上的軍艦有13艘。而四支艦隊1000噸以上的軍艦是31艘。

日本的兩支艦隊為西海艦隊和常備艦隊,1000噸級以上的軍艦共21艘。為了舉全國之力對清國作戰,已經著手準備將這兩支艦隊統一編制,統一指揮,成立——聯合艦隊。

日軍戰時大本營的三套方案

日本迅速行動了,戰時大本營迅速成立,制定對清國作戰方案。這是一個海陸兩軍協同作戰的方案,詳細步驟分為兩步。

第一步:陸軍在朝鮮登陸,奪取漢城,接著海軍從海上支援陸軍占領平壤,然後把清軍全部趕出朝鮮,占領朝鮮全境。

第二步:從朝鮮過鴨綠江打到清國去。根據戰局發展的情況,按照從最好到最壞打算,分為甲乙丙三種方案。

甲方案:以朝鮮為基地,派一支陸軍進攻遼東半島,威脅奉天(沈陽),牽制清國守衛渤海口的守軍,趁機奪取大連、旅順,接著陸軍主力在遼東半島和渤海灣登陸,進攻天津、北京,迫使清國簽訂城下之盟——為達此目的,聯合艦隊必須致力掃蕩清國海軍,聚殲北洋艦隊主力於海上,控制黃海和渤海制海權。

乙方案:若清國只以北洋艦隊迎戰(注意這句話),聯合艦隊則有取勝把握,若清國舉全國海軍來戰,勝負則難料——如果不能控制渤海,而清國海軍也未能控制日本近海,則聯合艦隊應向朝鮮輸送陸軍,將清國在朝鮮所有軍隊擊退,從清國手中奪走朝鮮。

丙方案:萬一海戰不利,不僅未取得渤海、黃海制海權,日本近海制海權也落入敵手,陸軍主力則應留守本土,保衛本土安全。在本土安全有基本保證的前提下,陸軍仍然需要分出兵力從對馬海峽以北通過海上遠程運輸登陸朝鮮,擊敗在朝鮮清軍,達到奪取朝鮮的目的。

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方案。

首先,日軍最為重視的是海戰。一切都取決於海上決戰的結果。

其次,日軍最為擔心的是清國也像他們那樣將全國所有的軍艦統一編隊,統一指揮,但事實將很快證明這種擔心是多余的。

最後,這是一個徹底的進攻方案,只考慮進攻,防守是不需要考慮的——即使在本土安全受到威脅的情況下,還要分兵去占朝鮮,什麽叫瘋狂賭一把,這就是。

在戰時大本營成立後,緊接著,睦仁指示成立“陸軍中央金櫃部”,這個部門是專門為戰爭提供財政支持的,歸睦仁直接領導,中央金櫃部有權力動用日本所有的財政資源,軍費開支由它直接調撥,而不需要通過內閣和議會的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