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清日兩國戰前軍力對比(第2/7頁)

在這些準備工作之後,日本的入朝部隊成立了。他們是從陸軍第五師團中精心挑選出的精兵強將,包括步兵、炮兵、騎兵、工兵、輜重兵、衛生員等,組成了一個混成旅團,總兵力7800人——這又可以算得上是一次掏家底的豪賭,第一次派兵就派了全國總兵力的1/10。

雖然是賭,但這個兵力是通過計算出來的。這個情況接下來我們就會清楚。

清軍也在行動了。6月5日,李鴻章在天津直隸總督衙門發出命令:調派一支2500人的淮軍前往朝鮮!

雖然兩國都是派兵,但它們之間有很大的不同:

1.任務不同。對於清軍來說,他們前往朝鮮,只是幫助朝鮮政府平息東學黨叛亂,根本沒有察覺到日軍已經做好了要跟自己打仗的準備。而日軍則是前來占領朝鮮和找機會跟清軍打仗的。由於目的不同,又有了在兵力和目的地上的不同。

2.兵力不同。清軍按照國際慣例派出了一支不超過3000人的軍隊,日軍根據對清軍兵力的這一估計,制訂了進入朝鮮部隊應該有7000人左右的計劃(兩倍於清軍,保證首戰有必勝把握)。

3.目的地不同。清軍開赴的目的地是與東學黨軍直接交戰的前線——仁川附近的牙山縣。而日軍的目的地是漢城,進入朝鮮的日軍迅速占領了漢城,以及從仁川到漢城的所有交通要地,從而保證了將來通過海路從日本本土繼續向朝鮮增兵的便利。

戰爭還未打響,在朝鮮的兵力部署上清國已經處於巨大的下風,清國一門心思前來“幫助”朝鮮平亂,卻並沒有做好清日之間可能爆發戰爭的預案,至於真正的戰爭準備,更沒有人關心。

但在這時,東學黨起義軍做出了一個令所有人都驚訝的舉動。這一舉動直接打亂了日軍所有的部署,差點把他們氣得吐血。

東學黨人打亂日本戰爭計劃

這舉動就是:我們不起義了,跟政府和談!

當他們看到兩支外國軍隊都出現在自己國家的領土上時,意識到清國和日本很可能在本國爆發戰爭,這時候,東學黨人收起了對政府的仇恨,決定不再起義。他們知道,只要朝鮮恢復穩定,無論是清軍和日軍,就都沒有繼續留下來的理由,危及朝鮮百姓的戰火也可以避免。所以,就在日軍開進漢城的第二天,東學黨立即宣布不再起義,並且退出所占領的州縣。

從當時的局勢來看,這是一種可貴的愛國行為。

日本人的郁悶正是在於:如果大家都撤軍了,那還打什麽仗啊。

朝鮮國王如釋重負,立即向清國和日本發出共同請求:我們局勢穩定了,兩位大爺都請回吧!

日軍的郁悶正是來源於此:如果清日都撤軍了,辛辛苦苦做好的開戰準備就泡湯了。

李鴻章當然是不願意跟日本開戰的,他先命令在朝鮮的清軍做好撤軍準備。然後,總理衙門向日本外務省發出外交照會:要求兩國同時從朝鮮撤軍。

日本外務省的答復很簡單:不撤。

日本人的計劃是,不僅不能撤軍,還要利用外交摩擦將清日兩國再一次引向開戰。所謂戰事未起,外交先行。外交文件上的戰鬥已經開始了,這是實戰的序幕。而主導這一切的是一個外交官。由於他接下來的“精彩表現”,在他死後,他被日本人奉為外交界的集體偶像,也是在如今日本外務省大院裏,唯一一個塑有雕像的人。

他就是當時的日本外務省大臣陸奧宗光。

李鴻章的苦惱

陸奧宗光給了兩個不撤的理由:第一,李大人,我們辛辛苦苦派出這麽多軍隊,如果在朝鮮啥都不幹就回國,是不是沒面子?我們的軍費都是納稅人的錢,政府怎麽向民眾交代?第二,李大人,說句實話,我們是不相信你們清國的,你說同時撤軍,但我們害怕受到你們的欺騙。

李鴻章已經明白了,日軍是不會撤軍的。他有兩種選擇,一種是繼續跟日本人進行外交交涉——至於交涉結果怎麽樣,誰也不能保證。另外一種就是不管日軍撤不撤,自己先撤了再說。

提出後一種觀點的是北洋水師艦長方伯謙以及淮軍將領聶士成。他們認為,清軍留不留在朝鮮,清日之間一戰都很難避免。但現在的情況是我方的軍事部署已經失去先機,敵眾我寡,如果貿然開戰,正中日本奸計。不如先將軍隊撤回國內,爭取時間將數倍於日軍的優勢兵力集結到鴨綠江邊境,如果到那時日軍還賴在朝鮮不走,陸軍渡過鴨綠江,北洋艦隊開進仁川海域,陸海包抄,一鼓作氣殲滅日軍!

用一個軍事上的專業名詞來說,這就是——戰略大退卻和積極的防禦政策。目的只有一個:掌握戰場的主動權。

但單方面撤軍還有一個問題:會不會把朝鮮拱手讓給了日本?在方伯謙看來,這是完全沒有必要去擔心的,因為東北亞的局勢很復雜,對朝鮮虎視眈眈,想來插一腿的不僅僅只有日本,還有另外的兩位老大——英國和俄國。日本沒有實力獨吞朝鮮,到時英國和俄國就會迫使日本退出朝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