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強拆血案:武術大師趙三多自創義和拳會(第5/8頁)

另外,作為民間自衛的武術組織,梅花拳並不反抗朝廷,這是梅花拳和白蓮教的一個區別。

平時加入梅花拳的都是普通人,主要是為了鍛煉身體,保護自己,他們不反朝廷,也不像大刀會的成員那樣,把武術當作一種謀生的手段。梅花拳的武術宗旨強調的是“自衛”,也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以理服人;人若再犯……掄起拳頭上去,直打得對方兩眼冒梅花!每年春天梅花盛開的季節,這是所有梅花拳傳人的節日,各大梅花拳傳人都要聚在一起,組織自己的門徒進行拳法套路表演和切磋——亮拳。

作為大名鼎鼎的梅花拳第14代傳人,趙三多已經收了近2000名弟子了,面對前來拜師的十八魁,他感到很為難。

趙三多很清楚十八魁拜師學藝的目的就是為了對付教會,礙於梅花拳嚴格強調“自衛”的傳統,趙三多並不想卷入與洋人的糾紛中。既然連“六大冤”都害怕遭到打擊報復離開了梨園屯,他這個外鄉人更加有理由不去管。

但對十八魁的遭遇,趙三多又深感同情,他雖然是外鄉人,但梨園屯兩代人維權的故事還是打動了他。他很矛盾,他覺得作為一個遠近聞名的武術大師,他有必要為鄉鄰仗義。

考慮了很久,趙三多還是拒絕了。沒辦法,師門的規矩太嚴格,而洋人的槍又太厲害,自己是沒有辦法抵擋的。

但是,趙三多不答應,他的弟子們很有意見,因為十八魁訴說的冤屈引起了這些熱血弟子的同情。他們一起找到趙三多,跪地請求趙三多,然後他們采用了激將法:師傅啊,您好歹也是十裏八鄉的武術大師,怎麽會怕洋槍呢?

跪請和激將之下,趙三多終於同意收十八魁為徒。梨園屯拆遷事件終於變成了梅花拳師門的事。而趙三多沒有想到的是,他的這個決定,將使他再也沒有回頭路。

趙三多將隊伍改為“義和拳”

1897年4月27日(光緒二十三年三月二十六乙卯日),梅花盛開的季節,在傳統的“亮拳”之後,十八魁帶領近2000人攻打了教堂,其中大部分人都是梅花拳的弟子。在沖突中,一名保護教堂的教民被打死,梨園屯所有教民的家全部遭到洗劫,20多戶教民全部逃離了梨園屯,十八魁將教堂搗毀,奪回了全部三畝地基。

山東巡撫衙門再一次被震驚了,此時的山東巡撫正是在甲午戰爭中與李鴻章作對的李秉衡。李秉衡很快做出批示,要求冠縣縣衙認真處理好此案,維護社會穩定。而冠縣縣衙一向是沒什麽主意的,現在他們看到鎮民勢力強大,又打算默許十八魁的奪地行動,但又不敢太得罪教會,考慮之下,冠縣縣衙發布告示:無論是鎮民還是教會,地基都不能要,必須收歸縣衙所有,去蓋一所義學,同時縣衙負責為教會另外購買一塊地修教堂。

繞了一圈,玉皇廟土地的所有權又變了,這次幹脆收為了官府所有,維護穩定如果只是用臨時救火這一招,看來是怎麽樣也穩定不了啊。

果然,在土地收歸縣衙所有後,縣衙頂不住十八魁等梅花拳弟子的壓力,又被迫允許在地基上修建新的玉皇廟。廟宇很快就修好了,竣工的那天,梅花拳的弟子們都把這當作是對抗教會的重大勝利,他們舉行了盛大的慶祝典禮,而他們似乎高興得太早了。

山東的主教又找到了各國駐北京的公使,公使向總理衙門施壓,提出了四點要求:限定山東官府三日內拿辦十八魁;賠償教堂損失白銀兩萬兩;將親自負責此事的東昌知府撤職;將負有領導責任的濟東道道台調換。

與此同時,山東巨野縣又發生了著名的“巨野教案”。1897年11月1日,兩名原本在陽谷縣和鄆城縣傳教的德國籍傳教士路過巨野磨盤張莊,天色已晚,他們便來到莊中的教堂裏投宿。這座教堂本來住著德國傳教士薛田資,他把自己的臥室讓給兩位投宿者,自己則睡到仆人的房裏,這一舉動救了薛田資一命。

夜晚,十幾個當地的莊民摸黑潛入了教堂。他們手裏拿著大刀、火槍,準確摸到薛田資的臥室,把床上睡著的人當成了薛田資一頓猛砍,直到床上的兩人斷氣,他們才發現可能殺錯了。而莊子裏的教民也聞訊趕來了,這夥人只好趁黑離開。

隔壁的薛田資驚恐地目睹了這一切,他倉皇出逃。等到第二天,薛田資將兩位德國傳教士被殺一事電告德國駐北京公使。

這到底是一起謀殺還是搶財殺人,案件到最後並沒有定論,按照巨野官方的說法,當晚參與事件的人是聽說了教堂裏存有錢物,於是便“起意行竊”,結果導致傳教士被害,財物被搶劫。

實際上是沒有多少人相信這個裁定的。跟梨園屯一樣,磨盤張莊的民教沖突越發嚴重,而作為傳教士,薛田資自然要維護教民、欺壓莊民,再加上他自己平時可能還不太檢點,仗勢欺人,莊民們對他早已是恨之入骨。這是一場有計劃的謀殺,而官方的說法是有意淡化民教沖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