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東南互保”:大臣的算計(第4/9頁)

而英國人在“互保”大局已定的情況下,對他們最重要的利益中心——上海,還是不怎麽放心,他們從香港調遣了近3000名印度兵進駐上海,既然老大有這一步,其他國家也紛紛派遣各自的海軍陸戰隊在上海登陸。所以,雖然簽署了“互保”協議,但上海仍然是有洋兵的。

對於洋人們來說,“東南互保”本來就只是拿來救急的合同,後來,當八國在北方的戰局已占絕對優勢時,他們對“互保”就沒那麽熱情了。再後來戰爭結束,總督們都想再和洋人“續約”,以便讓洋人的軍隊再也不能進入領土,不過各國政府也不傻,他們斷然拒絕。

很顯然,“東南互保”雖然是一群總督在前台唱戲,但它的主要策劃人和主要推進者都是盛宣懷,無論是簽協議還是保障執行,盛宣懷都起了“居中調停”的作用。其實在老盛的計劃裏,“東南互保”還只是退而求其次的方案,盛宣懷原本計劃還是“全國互保”——和談。只是在慈禧已經開戰的情況下,新的和談與過去的和談有點不同了。

當慈禧開戰之後,盛宣懷曾向李鴻章、劉坤一、張之洞等人建議:分三步。第一步,各省響應慈禧戰爭動員的號召,但以“矯詔”為出發點,組建“勤王之師”。劉坤一和張之洞等人坐鎮東南,穩定後方,由山東巡撫袁世凱統率“勤王之師”進京“清君側”(清除端王集團)、“護兩宮”(其實就是把皇權抓到手裏);第二步,由李鴻章迅速北上,以朝廷的名義直接與各國政府和談,實現停戰和穩定。

這第三步,才是盛宣懷策劃的關鍵核心,那就是到了那時,李鴻章就不再是什麽兩廣總督、直隸總督了,而是取慈禧而代之,參照洋人的國體、政體,成為有史以來第一位“總統”!

大手筆,絕對的大手筆,不愧為一個經天緯地、投入產出比無比豐厚的“商業計劃書”,只可惜真正願意當“風險投資人”的只有盛宣懷,劉坤一、張之洞和袁世凱都認為這個方案太冒險,北洋艦隊和淮軍覆滅前,李鴻章或許還有希望,現在還有多少人會接受一個簽了《馬關條約》的“總統”?劉張袁只是暗中約定:如果將來洋人攻陷北京而慈禧太後和光緒帝遭遇不測,他們再行動,並推選李鴻章當“總統”。於是盛宣懷的“互保”也就只有東南區的“互保”,沒有全大清的“互保”了,而其他各種勢力促使李鴻章當“總統”的故事,我們還將在以後專門講述。

這就是“東南互保”的主要過程。在我看來,如果站在“大清國”的立場,它既談不上“愛國”,也談不上“叛國”。“大清國”在這裏是缺場的,漢黨集團在另起爐灶,而端王集團通過義和拳之口高喊出來的“愛國”,只不過是政治野心和權謀。從本質上說,“東南互保”是漢黨集團對瘋狂的滿黨集團的一次強有力的反擊,但這種反擊不是為了要幫助朝廷渡過難關,而是維護自己的利益,區別只是滿黨挾義和拳以自重,而漢黨是挾洋人和洋務運動以來的經濟實力以自重。滿漢兩黨內部都已經結成了更加牢不可破的利益集團,要撼動他們的利益,簡直比要了他們的命還難。“東南互保”正是朝廷世襲權貴和經濟新貴黨爭達到頂峰的產物,也將是朝廷權威走下坡路的分水嶺!

在兩大利益集團因面臨戰爭而爭鬥最為激烈的時刻,慈禧終於再也無法以“大清”來維系他們了,雖然滿黨一門心思“向後轉”,但其實一切都已經回不去了。而漢黨雖然會竭力阻止“向後轉”,但他們也不是真正“往前看”(1898年扼殺戊戌變法就是明證),從甲午戰爭、戊戌變法到庚子事變,大清國走向的是另外一條歧路:它既不是新的體制,也不是舊的體制,而是一種非新非舊的體制。國家名器已失,法度已廢,權杖不再——這是“不舊”的表現,而它的體制又與近代文明嚴重不適應,在這不新不舊之間,大清該何去何從?

皇宮裏的慈禧比較郁悶了,她硬著頭皮開戰,東南卻已經“互保”了。總督們自然不會派軍前來京津接濟,援軍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當然,劉張二人畢竟和李鴻章不同,他們沒有李鴻章那麽牛,又是在“互保”協議的白紙黑字上簽了字的,如果將來慈禧追究,恐怕也逃不了幹系。他們不能將慈禧的戰爭動員令違抗到底,他們自己不派兵,卻“借”了一些兵(500名士兵)給朝中的另外一個大臣,鼓動他積極帶兵北上,這就是因義和拳問題而被撤職的前山東巡撫——李秉衡。

李秉衡帶兵北上的故事我們很快就會知道。現在,慈禧不能指望東南的總督們派援軍,還有一個人是可以指望的,說起來他也是漢黨陣營裏的人,但他也是武衛軍右軍的統領——袁世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