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日俄爭霸滿洲,睦仁為何敢“抗俄援清”?

日俄十年滿洲爭霸

1903年,天皇睦仁在皇宮召開禦前會議,討論日本與沙俄之間的“滿洲問題”。

滿洲,就是我們常說的東北,包括奉天(或稱盛京,今遼寧)、吉林、黑龍江,很顯然,這是大清的領土,更是朝廷老祖宗發家的地方。之所以成了“日俄間的問題”,是因為這兩國都想得到這塊肥沃的土地。

實力更強的沙俄動手更早。

公元1689年(清康熙二十八年),由於八旗軍戰勝了俄國強大的騎兵,大清與沙俄經平等協商,簽訂《尼布楚條約》,以此劃定兩國邊界。在此後的100多年時間裏,俄國沒有繼續往東邊的北太平洋擴張,清俄兩國邊境也基本有了100多年的和平。

當然,沙俄沒有繼續“東擴”並不只是因為這個條約的簽署,而是在“東擴”暫時受阻後,改為了向大西洋的“西進”和向中東、印度洋的“南下”,直接指向英國的地盤。從此以後,這兩個陸上強國與海上強國在這些地方相互爭霸,互相戒備和拆台了100多年,英國終於封堵了沙俄擴張的道路。

沙俄只好再次回到了“東擴”。而此時,他們發現再也不用懼怕大清的八旗軍了,朝廷迅速腐朽墮落,不僅戰勝不了哥薩克騎兵,而且正在東南沿海到處被海上強國英法等欺負。俄國人迅速制定了對策:英國最看重的是通商,而俄國最看重的是占領土地,所以只要大清東南沿海一有事,俄國便可以趁著朝廷無法打兩線戰爭之機,再也不需要出動一兵一卒就可以占領大清大片土地!

1858年起,趁著第二次鴉片戰爭之機,俄國先後強迫朝廷簽訂《璦琿條約》《北京條約》兩個不平等條約。朝廷進行交涉,俄國駐北京公使表示:我們知道你們現在主要的威脅是太平天國起義的內亂,至於跟我們簽了什麽條約,老百姓並不會真正關心,你們可以不讓臣民們太了解條約,更不要讓英法兩國知道,先和我們簽了再說嘛!(《鹹豐朝籌辦夷務始末》)。

從此,通過這兩個一紙條文,沙俄吞並了大清100多萬平方公裏的土地,面積相當於另外一個“滿洲”,並把邊界推到了與朝鮮接壤的地方。而大清失去了北邊的“香港島”——海參崴,失去了第一大島——庫頁島(面積為台灣島的兩倍),此外還有這些土地和島嶼對應的北太平洋的大片領海,從此大清有南海、東海,卻再無“北海”,國土面積逐步退到了1000萬平方公裏以下。

就這樣,在所有的西方列強中,沙俄成了侵占大清國土面積最多、受益最多的國家,付出的代價卻是最少。他們以靜制動、趁火打劫,就像潛伏在大清身邊的巨獸,窺視著大清的領土,當大清還強大穩定時,它安靜潛伏,兩國相安無事,而一旦大清東南沿海有事,它就落井下石,張開血盆大口,貪得無厭。一旦被沙俄占據的土地,基本上就永遠要不回來了,歷代沙皇的信條就是“絕不能在俄國國旗升起的地方,再降下這面旗幟”,為此他們實行了一項與之“配套”的侵略政策:清人占地。

所謂清人占地,就是不是要求你割讓土地,而是要求你毀滅,沙皇只要土地,而不要這塊土地上的非俄國人,俄軍一邊打仗,一邊會把當地的原住民全部殺光或者趕跑,跟在他們後面的國有農奴、流放罪犯就立即開始移民。若幹年以後,這些土地就會真正變為沙俄的領土,永遠打上沙俄的標記,以後你即使想要也要不回去了。波蘭的一句名言總結得很精辟:“如果德國入侵波蘭,波蘭喪失的是領土;如果俄國入侵波蘭,那麽波蘭將會喪失靈魂!”

與此同時,英俄爭霸的戰場也轉移到了東亞,兩國都在積極拉攏朝廷。俄國希望朝廷能“聯俄拒英”,英國也希望朝廷能“聯英拒俄”,而英國的願望更加強烈。通過鴉片戰爭,他們已經把大清富庶的東南部變成了自己的勢力範圍,最擔憂的是俄國人也來此插上一腳。總之一句話,在相當一段長的時間裏,大英帝國都曾想把大清納入它的體系,根本出發點自然就是為了維護英國自身的利益。

而朝廷卻注定要讓英國人和俄國人失望了,它既沒有選擇“聯俄拒英”,也沒有選擇“聯英拒俄”,而是“以夷制夷”,也就是與誰都不聯盟,讓你們自己去掐,朝廷居間對兩國相互利用。與此同時,大清終於開始了如火如荼的洋務運動,希望能夠實現“自強求富”。

沙俄“東擴”的野心仍然不會停止。在沙皇尼古拉二世看來,大清和沙俄之間其實有一條天然的國界線,那就是長城。從大清最西部開始,沿著長城,從新疆、蒙古、滿洲以及繼續向東延伸的朝鮮、日本,通通都要納入俄羅斯帝國的版圖。他的頭銜除了沙皇,還要再兼上“大清大皇帝”和“日本天皇”。總之,三皇歸一,“尼古拉二世”一統亞洲東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