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日俄爭霸滿洲,睦仁為何敢“抗俄援清”?(第2/6頁)

這是繼白俄羅斯、小俄羅斯(即烏克蘭)、新俄羅斯(克裏米亞半島及黑海北岸部分地區)之後,尼古拉二世又一個擴張版圖的雄偉夢想——“黃俄羅斯夢想”。

為了盡快實現“黃俄羅斯夢想”,沙俄需要修建一條貫穿東北亞的鐵路,作為將來的快速運兵通道。1891年,西伯利亞大鐵路開始修建,規劃中它西起莫斯科,東至海參崴,全長接近1萬公裏,是目前全世界最長的鐵路(迄今為止仍然是),這只是一條幹線,規劃中還有許許多多支線,像毛細血管一樣延伸到長城腳下,方便將來一旦能把清俄兩國國界推到長城時,以這些鐵路線來掌控長城以外的地區。

俄國沙皇在修鐵路,日本天皇睦仁十分憤怒,朝鮮和滿洲也是日本想得到的,特別是朝鮮,它被日本視作“利益線”,是侵占滿洲和中華大陸的跳板,是日本“首先要確保”的。1893年,參謀本部在調查後向睦仁提交報告:預計西伯利亞大鐵路將在十年後(即1903年)通車,這就是說至多十年以後,日本必須選擇對沙俄一戰!為了確保日軍將來取得勝利,必須先於俄國人得到朝鮮,作為日軍向滿洲擴張的前進基地。

此時的朝鮮還是大清的藩屬國,為確保日本先取得朝鮮,就必須先同朝鮮的宗主國大清作戰!

對於睦仁來說,這是一個無比艱難的決定,在1868年他正式繼位並開始明治維新之前,日本基本上是“以中華為師”的,因而也沿襲了明清以來閉關鎖國的政策。日本人從小學習漢字、書法、詩詞格律,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裏,如果有兩個日本人發生了爭執,一方只要說一句:“我們的老師中國人也是這麽說的!”剛才還想跟你拼命的另一方立刻會大驚失色,紅著臉為他的無知道歉,就連“天皇”的名號最初都是取自“三皇五帝”之三皇(天皇、地皇、人皇)。按照傳統,號稱“萬姓”的天皇和皇室成員是有名無姓的,而如果要問歷代天皇名字中最多的一個字,那就是來自漢儒最講究的“仁”,比如睦仁的太爺爺兼仁同志,爺爺惠仁同志,老爹統仁同志,等等,祖孫幾代都是這麽“仁”下來的。

不過,戰爭只要一方決定行動就可以開始,第二年,也就是1894年,甲午戰爭爆發,日本取勝,但它還一時無法吞下整個朝鮮,只好先讓朝鮮從大清藩屬國地位中獲得“獨立”,朝鮮從此不再認大清為宗主國,中華帝國與周邊國家延續千年的封貢體系從此被徹底終結。當然,如果按照日本人的說法,那是“促進朝鮮近代化”,獲得“獨立”的朝鮮也稱起帝來,改國號為“大韓帝國”。當然,它還是那個實力有限的朝鮮,此後日本或俄國可以很方便地占領它,再也不必顧及大清。

日本本來還在《馬關條約》中取得了位於遼東半島的旅順、大連灣,尼古拉二世自然不幹了,因為他不僅想吞下滿洲,也想吞下朝鮮,而通過之前的條約,沙俄已經和朝鮮接壤,朝鮮也被俄國看作“利益線”!而一旦讓日本先占據旅大,日本就可以從旅大和本土夾擊朝鮮,不能讓朝鮮真正地“獨立”,損害沙俄將來吞下朝鮮的可能性。於是乎,尼古拉二世聯合當時還有著“黃禍”共識的德國和法國,強迫日本把旅大又“還”給了大清,睦仁“安慰”他的團隊:“不用急於奪取(遼東)半島,在這次戰爭中,我們已經了解了該了解的地理和人情,鍛煉了將領,用不了很久,或者從朝鮮,或者從其他什麽地方再度進行戰爭的機會還是會光臨的,到那時再奪取它也不遲!”

戰後的大清岌岌可危,內憂外患,用西方人的話來說,那就是“日本人打開了世界的眼,讓人看到了大清帝國真正的腐敗和無能”。列強瓜分之心蠢蠢欲動,此時的朝廷不得不改變“不結盟”的政策,急需一個強國來“力挺”,但是現實的英國人已經在醞釀“聯日拒俄”了,而日本人卻在對朝廷努力“修復”戰後關系,積極營造“日清親善”的氛圍。剛剛把人家打得萬劫不復,還想著如何再次得到滿洲,表面上又營造兩國“親善”的氛圍,這確實比較惡心,不過當時的日本人並沒有覺得有什麽不好意思,在他們看來,這是很正常的,因為他們自己就是這樣過來的,他們也一度如明清那樣閉關鎖國。但是當1853年國門被美軍轟開後,他們在美軍將領的登陸點為他建起了一座紀念碑,感謝他讓日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並向歐美派出了一批批的學習取經團,即使心裏怎麽仇恨你,身體卻還在向你鞠躬,為的不過是吸其血肉壯大自己,這是當時日本人的觀點。

俄國自然也在拉攏大清,而辦法還是那個老辦法,從朝廷那裏下手,俄國駐北京公使又找上門來了,積極宣傳“俄國是大清的朋友”,力邀在《馬關條約》後發誓“終生再不踏上日本土地”的李鴻章到俄國的土地上去走一走,看一看——李大人你一定會在我們那裏受到友好對待的。受慈禧派遣,1896年,李鴻章代表朝廷與沙俄簽訂“密約”,兩國結成秘密的“戰略夥伴關系”,規定日本將來無論是進攻大清還是俄國,另一國都得給予援助參戰。尼古拉二世自然有他的條件,那就是如果根據清俄邊界,西伯利亞大鐵路應該沿著“雞頭”形版圖繞一個半圈才能到達海參崴,費時費力。朝廷必須同意讓鐵路穿過滿洲境內走直線到達海參崴,在滿洲境內的這一段鐵路可以稱作“大清東省鐵路”,簡稱東清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