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東鄉T”:東鄉平八郎全殲波羅的海艦隊(第6/9頁)

30分鐘,留給其中一艘先導艦“奧斯裏亞比亞號”的時間只有30分鐘。它超過1.2萬噸,裝甲厚實,但是30分鐘後,這艘戰列艦甲板平面以上的部件竟然幾乎全部被打掉!艦橋、桅杆、煙囪等等全部坍塌,已經成了一艘名副其實的“光艦”,艦身上的中炮孔有如蜂窩,艦上燃起無法撲滅的大火,接著又被湧入海水,不得不先退出戰場,在海水中掙紮了一個多小時後沉入海底,當它的艦底翻過來時,人們看到了長滿的藤壺和海草。

羅長官的旗艦“蘇沃洛夫公爵號”是另一艘先導艦,艦上的司令塔裏早已經擠得轉不開身,驚恐萬分的羅長官也躲在裏面,而在聯合艦隊強大火力的夾射之下,並不是躲在司令塔裏就安全的,一發大口徑重炮直接命中了司令塔。羅長官被四散的彈片擊中,一塊彈片劃傷了他的額頭,一塊彈片擊碎了他的右肩骨,另外一塊彈片幹脆把他的腳後跟切斷,他疼得昏死了過去,此時“蘇沃洛夫公爵號”的艦體已被打穿一個大洞,舵機失靈,艦炮幾乎全部被摧毀,毫無還手之力,不得不載著昏迷的羅長官退出戰場,它挺住炮火的時間比另一艘先導艦要久一點:50分鐘。

對於這危險的一幕,羅長官似乎早有先見之明,在戰前他下達了一個命令:在戰列艦重傷或者沉沒時,巡洋艦和驅逐艦必須立即救護,不得脫離戰列艦(自顧自地逃走),在旗艦受傷時,為救護司令和其他長官,其他軍艦應立即靠近和掩護旗艦。退出去後,“蘇沃洛夫公爵號”打出了“接走司令”的旗語,波羅的海艦隊的一艘驅逐艦正好路過,根據命令,它立即靠近旗艦,把羅長官轉移到驅逐艦上。從這個時候起,海戰跟羅長官已經沒有太大的關系了,當他重新出現時,一切都已經物是人非。

而這艘可憐的旗艦帶著殘廢的軀殼在海上整整漂流了4個小時,直到19時,聯合艦隊的一艘魚雷艇給了它最後一枚魚雷,沉沒。

在旗艦退出後,波羅的海艦隊的指揮權轉移到了第二旗艦“亞歷山大三世號”上,不過很不幸,它又成為了先導艦,自然,夾射的命運又落到了它的身上。這艘第二旗艦還沒好好指揮,又被打得暈頭轉向,自身難保,顧不得指揮其他軍艦了。波羅的海艦隊的第三旗艦“博羅季諾號”主動接過了指揮權。由於聯合艦隊密集夾射,海面上炮煙彌漫,一時還沒有散去,這讓波羅的海艦隊第一次看到了求生機會——趕緊趁著煙幕擺脫這個噩夢般的“T”逃生吧!

“博羅季諾號”立即率領艦隊左轉,作為壓制它們的那一“橫”,東鄉平八郎自然也要相應轉彎,他在三笠號上升起了信號旗,命令全艦隊隨之轉向,反正你一動我就動,死死壓住你,一直都是這麽來的。但俄軍這次也學精了,他們的轉彎只是在煙幕中誘敵,眼看東鄉平八郎率領聯合艦隊半數軍艦轉過去之後,“博羅季諾號”率領波羅的海艦隊立即來了個原地掉頭轉身就跑——也就是說,當東鄉平八郎完成那一“橫”,他又會發現那一“豎”不見了,黃海海戰中的那一幕又會重演,波羅的海艦隊將逃走,東鄉平八郎苦苦追求的“T”字戰法又將戛然而止。

但這一幕是注定不會重演的。

此時,聯合艦隊還沒有轉過去的是最後的6艘裝甲巡洋艦,它們也是由上村彥之丞率領的小分隊,見到東鄉平八郎在前面指揮全隊轉彎,又見到波羅的海艦隊趁機掉頭,上村彥之丞和其他的艦長完全清楚東鄉平八郎不是為了轉彎而轉彎,他的目的是永遠保持“T”。於是,盡管東鄉平八郎之前發出的是“各艦隨我”的命令,上村彥之丞果斷地“抗命”了,他指揮後面這6艘軍艦不再跟著旗艦三笠號,而是根據波羅的海艦隊的掉頭再次調整方位,又一次搶在了波羅的海艦隊面前,又一次形成了“T”!

把戰略戰術向每一個人都講透,讓每個人都完全理解艦隊作戰意圖和方案,不教條,面對意外情況獨立判斷,迅速修正,秋山真之留學回國後一直致力推廣的理念,已經在東鄉平八郎的聯合艦隊裏得到了完美的執行和體現。

俄軍逃生的希望破滅了,他們並不知道,這是他們唯一的一次逃生希望,上村彥之丞為東鄉平八郎爭取到了足夠的機動時間,以便把前面開過去的那些戰艦再重新投入戰鬥。自此,可憐波羅的海艦隊無論如何轉彎、轉圈,始終無法掙脫恐怖的聯合艦隊,始終被聯合艦隊如鬼魅附體般地纏打,始終處於局部上以少打多的局面,19時半,在天黑之前,第二旗艦和第三旗艦竟然先後被擊沉!

至此,波羅的海艦隊已經被擊沉4艘戰列艦,戰列艦的數量已經和聯合艦隊一致,第一至第三旗艦都已經擊沉,已經沒有旗艦了,全艦隊精銳已失,指揮系統面臨崩潰,即將陷入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