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因豐饒而多難的土地(第2/4頁)

後人在驚嘆這種驚人相似之馀,不免想到他們也有難言之苦:敵不過人家,才不得不出此下策吧?

那就橫下心來,好好建設國家過日子呀?

卻不!

一部中國現代史,一頁一頁,從東北翻到西南。趙錢孫李,周吳鄭王,一方土地一面旗幟,一面旗幟一支軍隊。從軍服軍銜到槍炮彈藥,從齊步正步到匍匐前進,世界上有多少列強,中國就有多少模式。誰想過西方何以進步了?誰想著發展國計民生了?只想著購買槍炮,只想著擴大地盤,只想著窩裏鬥鬥個老大。有時也給治下百姓點甜頭,那是為了土皇帝的萬世基業。有時也回頭瞪一眼洋主子,那是為了更大的乞求和出賣。一船船、一車車軍火運來,一車車、一船船烏的煤、白的銀、黃的金運走了。在上蒼賜給我們的這片土地上留下的,是白骨,是淒號,是一部血染淚浸的掀不動的歷史……

我的家在東北松花江上,

那裏有森林,煤礦,

還有那滿山遍野的大豆,高粱。

“九一八”,“九一八”,

從那個黑暗的時候……

上下幾千年,縱橫幾萬裏,有哪一個年代的哪一個國度或地區,會經孕育過這樣一支悲愴、淒涼、哀憤的歌了一個女子因姿色傾國傾城而使國傾城傾的故事,史書和文學作品中不鮮見。當今世界政冶格局,本來相安無事,突然在哪片不毛之地,或是濁汙海區,發現了石油甚麽的。就平空生出許多是是非非,有時甚至不惜大打出手。

而誘人的黑土地喲,就因為你太豐腴了,太富饒了,就得孕育出這樣一支令人垂淚淌血的歌嗎?連旗幟上嵌著鐮刀斧頭的社會主義的蘇聯,也派兵艦搶去了你美麗的撫遠三角洲?

我的黑土地喲,你本來是富國強兵,振興民族的龍騰之地。你本來應該蕩漾著雄烈而柔婉的關東民歌,歡樂的圓舞曲和美妙的小夜曲呀!

延安說幹就幹

共產黨人的目光,就像部高敏度雷達,在黃土高坡的窖洞裏,關注著這個世界上每個值得關注的信息和空間。

1945年4月底,毛澤東在中共七大的結論和關於選舉候補中央委員問題的講話中,反復說明爭取東北的重要意義:

東北四省①④是很重要的。從我們黨,從中國革命的最近和將來的前途看,如果我們把現在的一切根據地都去了,只要我們有了東北,那末中國革命就有了鞏固的基礎。①⑤。

八字還沒一撇,高瞻遠矚的共產黨人已先得一分。

對於被稱為“窮黨”的中共,那片遙遠的黑土地實在是太有魅力了。但是,此刻對於共產黨還是神秘而陌生的這片土地,若不是它的地理位置的魅力,一切魅力都不成其為魅力。東北靠著蘇聯,兩邊與蒙古接壤,南邊和朝鮮隔江相望,西南是經營了多少年的華北根據地。慣於見縫插針,在三不管境界中尋求生存之所的精明的共產黨人,這回要背靠沙發,兩手搭著扶手,腳下還踏著塊自家的地毯了。

但中共七大戰略方針,仍然是向南發展。

此刻,對於這片富有魅力的黑土地,共產黨人是可望而不可及。

在人類第一顆實戰原子彈蘑菇雲升起後,蘇聯出兵東北,太陽旗就像暴風雨前晾在陽台上的尿布一樣,從東北到東南亞一古腦兒消失了。

急劇變化了的國內外政冶格局,使東北成為不僅是中國,而且是國際兩大政冶勢力爭奪、角鬥的一個焦點。也使中國共產黨人挺進東北,把東北變成奪取全國的戰略基地,成為可能。

朝氣蓬勃地創造歷史的共產黨人,以鐵的紀律、意志和信念。把種種可能化作鐵的事實。

蘇聯出兵東北第二天,中共中央就向各中央局、中央分局發出準備進占城市和交通要道的指示。第三天,18集團軍總司令朱德,一口氣發出七號命令。

與本節直接有關的是第二號命令。

為了配合蘇聯紅軍進入中國境內作戰,並準備接受日滿偽軍投降,我命令:

一、原東北軍呂正操所部由山西、綏遠現地,向察哈爾、熱河進發。

二、原東北軍張學思所部由河北、察哈爾現地,向熱河、遼寧進發。

三、原東北軍萬毅所部由山東、河北現地,向遼寧進發。

四、現在河北、熱河、遼寧邊境之李運昌所部,即日向遼寧、吉林進發。

總司令朱德

中華民國三十四年八月十一日八時①⑥。

8月25日,國民黨中國政府與蘇聯政府簽定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正式公布。事前對此一無所知的中-共中央,仔細研究了這個條約,當即決定組成145人的幹部團,由林楓率領開赴東北。

5月11日,中央根據山東分局派往東北偵察人員的報告,決定立即從山東抽調4個師挺進東北,“利用目前國民黨及其軍隊尚未到達東北(估計短時間內不能到達)以前的時機,迅速發展我之力量,爭取我在東北之鞏固地位”①⑦*。